无忧书城
返回 无忧书城目录
无忧书城 > 哲学 > 断捨离 > 利用物品不断提升自己

利用物品不断提升自己

所属书籍: 断捨离

有的人会抱着大减价的卫生纸,想着“可能会不够用”;也有的人抱着100万日元的东西,觉得“这东西可是很难入手的”。同样抱着东西,但他们的自我形象却有着明显的不同,因为100万日元的东西确实是很难入手的。不过即便如此,如果你认为那东西对自己来说没有必要,那么,放弃它反而会让自我形象有所提升。

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能够放开执念,人才能更有自信。在最初阶段,觉悟和勇气是必需的。如果能够放弃的话,就能换来“车到山前必有路”的这种对未来的乐观心态。这也可以算是一种自我探索。而最初的入口,就是塞-满购物小票和积分卡的钱包、插满了赠品笔的笔筒之类的东西。

顺利地进行了断舍离之后,阿香小姐有了这样的领悟:“我是不是从随便选东西提升到选择更好的东西了呢?”

改换到以自我为轴心和以当下为轴心来观察,她发现自己的房间里装满了并不需要的东西,就连自己在看的电视节目也是如此,几乎没有什么节目是自己真正想看的,而只是茫然地打开电视,随便摁着遥控器,看见还算有意思的节目就茫然地看着。觉察到自己的这种状态的时候,她想道:“对啊,既然如此就把电视扔掉不就行了!”昂贵的大画面液晶电视就被她果断地断舍离了,她把它当作礼物送给了朋友。

—旦扔掉了电视,她才发现电视一直占据了房间里的一等座位。如今,原本放电视的地方已经成为她最放松的位置了!

断舍离是维持生活状态的工作,也是自我探索的工具。说起来,它就像是不必去深山老林也能进行的修炼。通过反复的扔掉破烂儿的行动,头脑和心情也能变得清爽起来,与此同时,还能整顿好客观环境的气场。等到内心世界和外在环境都恢复清爽后,才算是完成了“场的净化”。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如此一来,人往往能够发现自己的自我形象。

不断地进行断舍离之后,剩下来的东西就可以分成两种:从一开始就很珍惜的东西,以及回过神来才发现留下来的东西。这种回过神来才发现的东西,会给我们传递非常深刻的信息。

某位女性学员说,在对衣服进行断舍离的过程中,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留下来的全是蓝色的衣服。在色彩心理学里,蓝色有男性的意义。当时这位女性学员的工作非常忙,正打算开拓新的工作领域,因此,大概就可能是自然而然地想要把男性力量穿在自己身上。一个人的自我形象并非是想当然就能决定的,而是通过这样的排除法,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的。

洋子小姐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单身女性,她原本就非常擅长整理和收拾,参加了断舍离的讲座之后,她的“收拾之魂”就烧得愈加旺盛了。

她彻底地筛选家里的物品,家里已经被她收拾得可以说是有些令人发指般地干净了。不过即便如此,她还是留下了一纸箱的书。是要,还是不要?是扔,还是不扔?洋子小姐一直在进行这样的自问自答。大概有大半年的时间,这箱子一直放在壁橱的角落里,甚至已经被遗忘了。

再次参加断舍离的讲座后,洋子小姐突然想起了那个纸箱,就从壁橱里把它拖了出来。那里面盛满了恋爱小说,而且里面写的内容几乎都是没结果的恋爱。爱学习的洋子小姐甚至已经把自己喜欢读的社会科学类的大量的书籍全都干干脆脆地处理掉了,可为什么会留下这种通俗小说呢?此时,她突然发现,这些书就是她自己过去恋爱经历的写照。她总是和那种绝对不会有结果的对象谈恋爱。在自己的潜意识当中,似乎在不知不觉间栖息着一个拒绝婚姻的自己。于是,她当机立断,把这一箱子书全都断舍离掉了,她自己也开始慢慢试着不再排斥婚姻。

可见,物品是可以映射出未知的自己的。

我想,每个人都曾有过“收拾了物品之后,不知道为什么,心情也变轻松了”的感觉。不过,断舍离的目标是更高的大师级别。使用精挑细选的自己喜爱的东西,这样就能够挖掘出全新的自己,也就是说,物品并不只是用来使用的,而是要进入更高的阶段,最大限度地利用物品的力量。

我在第一章里曾经写过,要刻意去使用一直因为可惜而没在用的回礼收到的麦森的杯子。“我没达到那种层次呢。”——一旦发现这种自我贬低的情况,就要有意识地允许自己使用更高级的东西,这就是运用加分法的过程。我之所以要以日常生活中经常都要用到的水杯为例子,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每天都在用的东西非常容易作用于潜意识。

我这里再换个例子,用巴卡莱特酒杯为例好了。

把自己每天都在用的,不容易坏,或是即便坏了也无所谓的普通玻璃杯换成巴卡莱特酒杯吧。刚开始用的时候,我想,你一定会觉得很别扭。“总觉得很容易坏掉”“好可惜啊”“好重啊”……要是有这种念头,就说明巴卡莱特酒杯已经超过了你的自我形象了。不过人类是很容易根据外界变化做出自我调节适应的,等适应了以后,到了日常随便用它也不再感到别扭的时候,潜意识里的自我形象也就跟着提高了。这也符合“相”的观点,它可以成为把我们不断送往新世界的加速器。

在断舍离里,也有那么一个瞬间,会让自己十分客观——甚至客观到令人讨厌的地步一地看待,自己到底给了自己什么样的东西。

这一过程也可以让我们清楚自己当下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解了这些以后,接下来不免就会思考,自己到底想要变成什么样呢?当有了这种想法后,就会开始使用和自己的目标形象相符的物品了。我在这里用很容易理解的“我想成为配得上巴卡莱特的女-人”为例,到底要变成什么样,当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扪心自问。这项工作可以说是趣味十足,因为它是一个需要运用想象,然后再把想象落实为现实的过程。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用不习惯,所以难免会打碎杯子。虽然平日里也经常说好的东西经不起摔打,但实际上我们却不一定真的会这么认为,而是会觉得“这东西会坏,说明我还是别用它的好”,进行自我贬低。这种太过在意的情况才是问题。十分珍惜地使用,如果真的偶然地坏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慢慢地就能习惯。

从杯子等会接触到嘴巴的东西开始,这其实也是重点。在东方医学里,有“补气”这样的概念,说的是通过食物、饮料等为人类补充能量。所以说,装食物的容器非常重要,每天都要直接接触嘴巴的东西就更是如此了。为了成为自己想成为的自己,先从日常使用的容器开始,进行意识上的革命吧。

因为断舍离一直都在强调要减少再减少物品,所以很容易造成误解。其实,断舍离并不是建议人们去过曾经大力提倡的清贫、节约的生活。虽然就结果来说,你的生活有可能会因为断舍离而变得简单、节约,但断舍离所追求的并非这些本身。

不管是食物还是其他东西,都只买最当季的。就像我反复强调的一样,断舍离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当下。所谓当季,不管是食物还是别的,在当下都拥有着极强的能量。放了很长时间的食物想必不会有什么能量吧?当然,这里所指的并不是营养上的概念,而是“气”的概念。对于时尚物品也是一样。虽然没必要追求最潮的,但是能穿上流行的东西,也能萌发出“周身裹着充沛的能量”的好心情。这种情况每个人都应该有过感受,能够穿着当季最流行的衣服,会让人觉得很幸福。我自己的话,会拿三套衣服,搭配着只穿一季——最多穿两季,随着季节的变化,心情也能焕然一新。顺便说一句,能够意识到什么是当季的东西,也是很有意思的。

物品是自身的投影。既然如此,物品既棒又新鲜就是最重要的。

  1. 巴卡莱特(Baccarat)为法国著名奢侈品品牌,主要经营高级水晶制品。——译者注

无忧书城 > 哲学 > 断捨离 > 利用物品不断提升自己
回目录:《断捨离》

发表评论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作者:岸见一郎 / 古贺史健 2断捨离作者:山下英子 3如何拥抱一只刺猬作者:段鑫星,李文文,赵亚平 4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作者:罗伯特·戴博德 5苏菲的世界作者:乔斯坦·贾德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