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書城
返回 無憂書城目錄
無憂書城 > 傳記紀實 > 中國姓氏起源 > 吳姓姓氏起源

吳姓姓氏起源

所屬書籍: 中國姓氏起源

1、出自舜帝有虞氏。
  2、是顓頊帝的名臣吳權的後裔。
  3、《通志·氏族略》記載:「泰伯封於吳,子孫以國為氏。」即吳國始祖泰伯、仲雍的後代。
  4、出自夏代著名弓箭手吳賀。這其中又以第1支的影響最大。傳說泰伯兄弟本該在古公稟父去世後繼承王位,但是,他們認為弟弟季歷的兒子姬昌(即後來的周文王)有君王之材,就把繼承權讓給季歷,然後由季歷傳給姬昌。為了斷絕別人擁立他們的念頭,泰伯、仲雍便逃到偏遠的東吳荊蠻地區,斷髮紋身,與當地人一起生活。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泰伯讓王」的故事。泰伯來到荊蠻,自號「句吳『和「攻吳」。荊蠻人被他的義舉感動,紛紛前來投靠,有千餘家之多。吳國就在這個基礎上逐漸發展壯大起來,建都於吳(今江蘇蘇州)。由此還可知,吳姓與周姓原本是一家。從泰伯開始,傳到19世孫壽夢時,開始稱王,國勢日漸強盛,領土不斷擴張,直至浙江嘉湖和安徽等地。古代的吳國即是吳姓的發源地。歷史上著名的「卧薪嘗膽」的故事中被越王勾踐攻滅的吳王夫差,正是泰伯的後裔。吳國當時的屬地範圍,在今江蘇無錫一帶,並由此不斷向四處延伸,發源於江、浙一帶的吳氏,此後很快繁衍到鄰近的齊魯之間,擴散到山東境內,據《元和姓篡》載,凡山東吳姓漢人,大多是壽夢第4子季札的後代。另有一種說法指出舜的妻子被封在虞地,而虞與吳音相近,其子孫因此得姓。(《姓氏急就篇》)如果照這樣來說,則吳姓的起源就還要早於周代了。
郡望
  1、延陵縣:西晉時分曲阿縣置縣。
  2、濮陽郡:晉代時改東郡置國,西晉末改為郡。此支吳氏,其開基始祖為廣平侯吳漢的裔孫吳遵。
  3、陳留郡:西漢時置郡。此支吳氏是季扎的後裔,為東漢吳恢之族所在。
  4、長沙郡:秦時置郡。此支吳氏系季扎之後,其開基始祖為西漢長沙王吳芮。
堂號
  "延陵堂":季扎是吳王壽夢的第四子,以賢德著稱,壽夢想讓他繼承王位,他堅辭不受,壽夢只好把他封在延陵。他的三個哥哥
先後為吳王,臨死時要傳位給他,他仍然不接受。因此他被後人奉為"至德第三人",又因其封邑在延陵,故時人稱其為"延陵季子"。
遷徙分布
  吳國滅亡後,夫差的太子吳鴻被流放到江西,夫差之後還繁衍於江浙、安徽、山東、河南境內的一些地方。隋唐時期,吳氏已廣泛地分布於大江南北。唐高宗時有吳姓將佐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闢漳州,唐僖宗時,有吳姓將佐隨王審知入閩,皆在福建安家落戶。宋明以後,吳氏稱雄於東南,其中季扎的53世孫吳宣是後蜀駙馬,家族顯赫一時。吳宣的5世孫吳吉甫是吳氏入粵始祖。
  吳氏遷居台灣始於1291年,入台第一人是元朝禮部員外郎吳光斗,他奉命率6000人乘船"往使琉球"(即台灣)。明朝末年以後,福建、廣東沿海吳氏有許多人前往澎湖、台北、高雄等地謀生創業。發展至今,其中最為顯赫的一支是吳伯雄家族。吳伯雄現任台灣國民黨中央常委、台北市市長等要職,其家族號稱吳氏"全台第一家"。吳氏遷居香港,大約始於元代。
  吳氏向海外拓展,最早是到日本。吳人東渡日本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其中有一支演變成日本皇室。吳氏在東渡日本的同時,還有大批人南遷,進入今越南地區。其中季扎的50世孫吳權於939年稱王,建立了越南歷史上最早的獨立王朝–吳朝。南越政權最後一任總統吳庭艷即吳權之後。現在越南有二百多姓,吳姓為第六大姓。東漢時有吳風進入朝鮮,發展至今,吳姓稱為朝鮮143個姓氏中最常見的20大姓之一。明代以後,吳姓還有人移民南洋,遷至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新加坡以及泰國、緬甸等國,近代,又有人旅居歐美。

無憂書城 > 傳記紀實 > 中國姓氏起源 > 吳姓姓氏起源

發表評論

看過此書的人還喜歡

1蘇東坡傳作者:林語堂 2朱元璋 3李蓮英(斯仁) 4北回歸線作者:亨利·米勒 5蔣介石傳 查看圖書全部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