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書城
返回 無憂書城目錄
無憂書城 > 投資金融 > 貨幣戰爭 > 貨幣戰爭1 升級版 > 6.1 「精神教父」豪斯上校

6.1 「精神教父」豪斯上校

所屬書籍: 貨幣戰爭1 升級版

  「在華盛頓,真正的統治者是看不見的,他們從幕後來行使權力。」[6.2]

  費利克斯.佛蘭克特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

  豪斯上校名叫愛德華.豪斯(Edward House),上校的稱號是德克薩斯州州長對他在德州地方選舉方面所作貢獻的表彰。豪斯生在德克薩斯州的一個富裕的銀行家的家庭,豪斯的父親,托馬斯在美國內戰期間是歐洲羅斯切爾德家族的代理人。豪斯早年在英國讀書,和很多20世紀初的美國銀行家一樣,豪斯更願意視英國為祖國,並與英國的銀行圈子保持著密切關係。

  1912年,豪斯發表了一本後來引起史學家強烈興趣的匿名小說《菲利浦.杜:管理者》(Philip Dru: Administrator),在小說中,他構思了一個仁慈的獨裁者掌握了美國兩黨的權力,成立了中央銀行,實施了聯邦累進收入所得稅,廢除了保護性關稅,建立了社會安全體系,組成了國際聯盟(Leagueof Nations)等。他在書中所「預測」的未來世界與後來美國所發生的一切是如此驚人的相似,其「預見力」直追凱恩斯。

  其實,豪斯上校和凱恩斯所寫的與其說是未來的預言書,不如說是未來政策實施的計劃書來得更加準確。

  豪斯上校的書一經出版就引起了美國上流社會的矚目,書中對美國未來的預測與國際銀行家所期望的高度吻合。豪斯上校很快成為精英圈子中的「精神教父」。為1912年總統大選民主黨候選人提名問題,民主黨的大佬們專門安排豪斯上校「面試」候選人之一的威爾遜。當威爾遜來到豪斯在約紐的賓館,兩人詳談了一個小時,彼此深感相見恨晚,用威爾遜自己的話說就是:「豪斯先生是我的第二秉性。他是我自己的另一個獨立存在。他的想法和我的難以分別。如果我在他的位置上,我會做他建議的一切事情。」[6.3]

  豪斯在政治家和銀行家之間起著溝通與協調的作用,威爾遜當選之前,在華爾街銀行家舉行的宴會上,豪斯向金融大佬們保證「民主黨這頭驢由威爾遜騎著,決不會在路上尥蹶子的…謝夫、沃伯格、洛克菲勒、摩根等人都把希望寄托在豪斯身上。」[6.4]謝夫把豪斯比作摩西,而自己和其他銀行家就是亞倫。

  1912年11月的總統大選之後,當選總統的威爾遜來到百慕大度假,在此期間,他仔細閱讀了豪斯的《菲利浦.杜:管理者》。從1913年到1914年,威爾遜的政策和立法,幾乎就是在翻版豪斯的小說。

  當1913年12月23日《美聯儲法案》通過後,華爾街的銀行家謝夫在寫給豪斯的信中說:「我想對你在這次貨幣法案通過的過程中所做的默默而卓有成效的貢獻道一聲感謝。」[6.5]

  當完成建立私有的美國中央銀行這一重任之後,豪斯開始把注意力轉向國際事務。在歐美有著廣泛人脈關係的豪斯很快成為世界舞台上的重量級人物。「他(豪斯)和紐約的國際銀行家有著非常深厚的淵源。他的影響力遍及很多金融機構和銀行家,他們包括:保羅.沃伯格和菲利克斯.沃伯格兄弟、奧圖.坎,路易斯.馬保,亨利.麥金薩,雅各布和莫提墨.謝夫兄弟以及赫伯特.李曼。豪斯在歐洲有著同樣強大的銀行家和政治家圈子。」[6.6]

  1917年威爾遜委託豪斯組織了名叫「調查」(The Inquiry)的班子來負責未來和平協議的制定問題。1919年5月30日,愛德蒙.羅斯切爾德男爵在法國巴黎的一家賓館召集了一個會議,參加者包括 「調查」小組成員和英國圓桌會議(The Round Table)的成員,會議的中心議題是如何整合英國和美國的精英分子的力量。6月5日,這些人再次開會,最後決定還是組織形式分離,統一協調行動比較有利。6月17日,豪斯作為召集人在紐約發起成立了「國際事務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1921年7月21日,豪斯將「國際事務協會」改組為「外交協會」(Councilon Foreign Affairs),「調查」的成員、參加巴黎和會的美國代表和參與建立美聯儲的270名政界和銀行界精英加入了該協會,華爾街的銀行家慷慨解囊,一個致力於控制美國社會和世界政治的組織由此誕生了。

  當羅斯福還是威爾遜手下的海軍部助理部長的時候,就拜讀了豪斯的《菲利浦.杜:管理者》,並且深受啟發。書中所描述的「溫和的獨裁者」恰是羅斯福後來真實的寫照。當羅斯福當選總統後,豪斯立刻成為白宮不可或缺的高參。

  羅斯福的女婿在他的回憶錄寫道: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一直認為是羅斯福自己想出了很多主張和辦法,來使美國受益。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他的大多數想法,他的政治『彈藥』,都是外交協會和主張世界單一貨幣的組織事先為他精心炮製好的。」[6.7]

  保羅.沃伯格之子,銀行家傑姆斯.沃伯格曾任羅斯福的金融顧問,也是外交協會成員,他在1950年2月17日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上說:「我們應該建立一個世界政府,無論人們是否喜歡它。唯一的問題是這個世界政府究竟是經由(和平的)共識或是(武力的)征服來產生。」[6.8]

  芝加哥論壇報1950年12月9日的一篇社論指出:「(外交)協會的成員對社會具有著遠比普通人大得多的影響力。他們用財富、社會地位、教育背景的優勢所建立起來的高人一等的地位把這個國家引向經濟破產與軍事崩潰的道路。他們應該看看他們的雙手,那上面沾滿著上一次戰爭已經陰乾的和最近一次戰爭仍然鮮紅的血跡。」[6.9]

  1971年,路易斯安娜的眾議員約翰.羅瑞克(John Rarick)這樣評價道:「外交協會致力於建立一個世界政府,得到了最大的幾家免稅基金會從財政上支持,它揮舞著權力和影響力的大棒,在金融、商業、勞工、軍事、教育和大眾傳媒界擁有巨大的影響力。每一個關心致力於保護和捍衛美國憲法和自由商業精神的好政府的公民都因該了解它(外交協會)。我們國家捍衛知情權的新聞媒體一向在揭露醜聞方面非常有進攻性,但是在涉及外交協會及其成員活動方面始終保持著令人疑惑的沉默。外交協會是一個精英組織。它不僅在政府的最高決策層面上擁有著權力和影響力來保持自上而下的壓力,它還通過資助個人和機構從下面往上施加壓力,來支持把主權的憲法共和國變成一個獨裁的世界政府的僕從。」[6.10]

  外交協會對美國政治具有著絕對的影響力。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除了3人例外,幾乎所有總統候選人都是該協會會員。幾十年來,兩黨輪番執政,而政府的政策之所以能夠保持一致,是因為外交協會的成員把持了政府中幾乎所有重要職位。從1921年以來,絕大多數的財政部長都由該協會包辦了,艾森豪威爾以降的國家安全顧問基本就是由該協會內定,除此之外,外交協會還產生了14個國務卿(1949年以來包辦了所有國務卿人選),11個國防部長,和9個中央情報局局長。

  從這個角度來看,外交協會就是美國精英們的「中央黨校」。「一旦外交協會的核心成員決定美國政府的某項特定政策後,外交協會規模龐大的研究機構就開始全速運轉,他們推出各種理性的和感性的論點,來加強新政策的說服力。從政治上和思想上,去混淆和貶低任何反對意見。」[6.11]

  每當華盛頓的官場上出缺(重要位置),白宮首先播打的就是紐約外交協會的電話,基督教科學緘言報聲稱,幾乎半數的外交協會成員都曾被邀請進入政府,或擔任政府的諮詢顧問。

  外交協會的成員已有3600名之眾,成員必須是美國公民,包括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銀行家,大公司的領導層,高級政府官員,媒體精英,知名的大學教授,頂尖智庫的智囊,軍隊的高級將領等。這些人組成了美國政治精英的「堅強核心」。

  在美國主流媒體「輿論導向」方面,1987年的外交協會報告中指出,有多達262名記者和傳媒專家是其會員,這些人不僅是「解讀」政府的外交政策,更是在「制定」這些政策。外交協會的成員把持了CBS、ABC、NBC、PBS等電視網路。

  在報紙方面:外交協會成員控制了:《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波士頓環球日報》、《巴爾的摩太陽報》、《洛杉磯時報》等大報。

  在雜誌領域,外交協會成員控制著:《時代》、《財富》、《生活》、《金錢》、《人物》、《娛樂周刊》、《新聞周刊》、《商業周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讀者文摘》、《富布斯》、《大西洋周刊》等主流雜誌。

  在出版領域,外交協會成員控制著:邁克米蘭、藍德、西蒙舒斯特、哈波兄弟、麥格羅.希爾等最大的出版公司。[6.12]

  美國參議員威廉.金納(William Jenner)曾說過:「今天在美國通向獨裁的道路可以完全合法化,國會、總統和人民既聽不到也看不見。從表面上看,我們有一個憲法之下的政府,但是,在我們政府和政治系統之中,還有一種權力,它代表著『精英們』的觀點,他們認為我們的憲法已經過時了,時間在他們一邊。」

  美國的內外事務的決定權已經不在民主與共和兩黨的手中,而掌握在超級精英俱樂部的小圈子裡。

無憂書城 > 投資金融 > 貨幣戰爭 > 貨幣戰爭1 升級版 > 6.1 「精神教父」豪斯上校

發表評論

看過此書的人還喜歡

1貨幣戰爭2 金權天下 2貨幣戰爭3 金融高邊疆 3貨幣戰爭1 升級版 4貨幣戰爭4 戰國時代 5貨幣戰爭 查看圖書全部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