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書城
返回 無憂書城目錄
無憂書城 > 歷史小說 > 易中天品三國 > 第三部 三國鼎立 第三十五集 猇亭遺恨

第三部 三國鼎立 第三十五集 猇亭遺恨

所屬書籍: 易中天品三國

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劉備在毫無思想準備的情況下既失關羽又失荊州。這對於剛剛獲得益州不久,正打算大展宏圖的劉備,無疑是沉重打擊。不肯善罷甘休的劉備在一年半以後發動了意在奪回荊州的夷陵之戰,卻以兵敗身亡而告終。那麼,這是一場什麼樣的戰爭,志在必得的劉備又為什麼會一敗塗地呢?
  上一集我們講到了荊州爭奪戰。這次戰爭的結果,是劉備痛失關羽和荊州。關羽是劉備的愛將,荊州則是劉備的命根子,劉備當然不會善罷甘休。於是,一年半以後,劉備東征,發動了討伐孫權的戰爭。這場戰爭發動的時間,是在公元221年yīn歷七月。此前,公元220年yīn歷十月,曹丕稱帝,改元黃初。次年四月,劉備稱帝,建元章武。所以,戰爭發動的時間,在歷史上稱為「黃初二年七月」或者「章武元年七月」。當時,劉備駐軍猇亭(猇音xiāo,猇亭在今河北省宜都北)和夷武(在今河北省宜昌市東南),因此這場戰爭史稱「夷陵——猇亭之戰」,簡稱「夷陵之戰」或「猇亭之戰」。
  夷陵——猇亭之戰,是和關渡之戰、赤壁之戰齊名的重要戰役。而且,這場戰爭和關渡之戰、赤壁之戰一樣,都是以戰爭發動者的失敗告終。關渡之戰是袁紹發動的,結果袁紹敗了。赤壁之戰是曹操發動的,結果曹操失敗了。夷陵之戰或者猇亭之戰是劉備發動的,結果劉備失敗了,並在戰後去世。那麼,劉備為什麼會失敗呢?我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一,孫權有備無患;二,劉備一意孤行;三,陸遜指揮若定。關於這三點,我們只要看看戰爭的決策過程和進行過程,就不難明白。
  先講第一點:孫權有備無患。
  荊州爭奪戰之後,原本就很脆弱的孫劉聯盟公開破裂。孫權心裡很清楚,他這回是把劉備得罪到家了,於是乾脆和劉備翻臉,倒向曹操。據《三國志》之《劉璋傳》、《吳主傳》和《武帝紀》裴松之注引《魏略》,奪取南郡後,孫權宣布在再承認劉備是益州牧,駐節秭歸。曹操也表薦孫權為驃騎將軍,假節,領荊州牧,封南昌侯,孫權則上表稱臣,甚至主張曹操稱帝。也就是說,孫權承認曹操是「中央」,曹操承認荊州是孫權的,孫權則不承認益州是劉備的。我們知道,此前,劉備原是「牧兼兩州」的,既是荊州牧,又是益州牧。現在,按照曹操和孫權的邏輯,他什麼都不是,當然不幹。
  孫權也知道劉備不幹。何況,就算孫權承認劉備是益州牧,劉備也不幹。於利,他要奪回荊州;於義,他要報仇雪恨。一場大戰勢所難免,孫權不能不未雨綢繆。
  因此,孫權在政治和軍事方面都做了充分的準備。他在政治上做的工作,主要是積極靠攏曹魏。其實,早在荊州爭奪戰之前,孫權就已經向曹操暗送秋波。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chūn,孫權派人向曹操「請降」,曹操則投桃報李,表示要再次和孫權通婚(誓重結婚)。這才有荊州爭奪戰雙方的勾結。戰後,孫權繼續靠攏曹魏。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十月,曹丕代漢稱帝,劉備集團反應強烈,口誅筆伐,痛罵曹丕,孫權方面則保持沉默。等到曹丕黃初二年(公元221年)七月劉備伐吳時,孫權便在一個月後向曹丕上表稱臣,並在十一月接受了曹丕冊封三吳王稱號,次年建元黃武。這時,曹丕、劉備均已稱帝,孫權也成了dú lì王國的國王,三國鼎立的形式正初步形成。
  不過,孫權此時在名義上還是曹魏王朝的潘王(稱帝是在八年以後的公元229年)。邁出這一步,對孫權來說並不容易。因為第一,這意味著承認曹丕「篡漢」是正當的。第二,意味著曹丕和孫權是君臣關係。因此,江東集團內部頗有些不同意見。據《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孫權坦然地對部下說,想當年,劉邦不也接受了項羽的封號,當了漢王嗎?這不過是隨機應變一時之宜罷了,有什麼關係呢?
  顯然,孫權接受曹魏封號,不過權宜之計。時機成熟後,他自己以為會稱帝。但此刻,他只能先穩住曹丕,以便集中精力對付劉備。實際上,孫權在作政治準備的同時也在作軍事準備。據《三國志?吳主傳》,七個月前,即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四月劉備稱帝後,孫權就把自己的指揮部從公安遷到了鄂城(今河北省鄂州市),該名武昌(不是現在河北省武漢市的武昌區),並以武昌、下雉、尋陽、陽新、柴桑、沙羨六縣為武昌郡。對此,孫權在八月份有個解釋。孫權說,居安思危,這是先哲先賢的教誨(存不忘亡,安必慮危,古之善教)。何況豺狼就在身邊,能不做好應變的準備嗎?因此,他不顧所謂「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的反對呼聲,毅然決然移都武昌,並在劉備出兵之後,在長江沿岸布下道道防線。可見,孫權一直在提防劉備。也可見,孫權打的是有準備之仗。
  相比較而言,劉備的準備則是不足的。荊州之戰後,劉備雖然又氣又恨,卻既沒有沉下心來總結經驗,也沒有休養生息厲兵秣馬,而是匆匆忙忙稱起皇帝來。曹魏黃初二年四月丙午(公元221年5月15rì),劉備在成都西北之武擔山即皇帝位。草草收場後,便在六月調兵遣將,七月御駕親征,並且命令張飛到江洲(今chóng qìng)會合。結果張飛還沒動身,就被部下殺死,其首級也被拎到孫權那裡去了。
  張飛之死對於劉備無疑是重大損失。我們知道,劉備這邊的一流將領,素有所謂「五虎上將」之說。其實劉備稱王之後,只封了四員上將,即前將軍關羽,右將軍張飛,左將軍馬超,後將軍黃忠,沒有趙雲。趙雲仍然是翊軍將軍。不過,陳壽作《三國志》,將趙雲與關張馬黃並為一傳,因此,民間有「五虎上將」的說法。關羽已在荊州爭奪戰中被殺,黃忠也與一年前病故。張飛一死,劉備的所謂「五虎上將」就去了三個。剩下馬超防魏於北,趙雲不受信任(原因下面再說),東征的隊伍中,竟沒有像樣的禁令。另外,龐統已在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戰死,法正也在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去世,諸葛亮鎮守成都走不開,因此,東征的隊伍中也沒有一流的謀臣和軍師。可以說,劉備發動這場戰爭,是匆匆忙忙的,出世不利,將帥乏人。那麼,劉備為什麼還要打這一仗呢?
  這就牽涉到我們要講的第二個問題——劉備一意孤行。
  其實,對於劉備這時的一系列決定,包括他的東征,也包括他的稱帝,當時是有不少人表示反對的。比如前面提到過的費詩,還有尚書令劉巴和主簿雍茂,便都不贊成劉備稱帝。反對東征的則有翊軍將軍趙雲和從事祭酒秦宓。如果說,秦宓的說法或許可以視為妄言(《三國志?趙雲傳》的記載是「陳天時必無其利」),那麼,趙雲的意見就言之成理了。據《三國志?趙雲傳》裴松之注引《雲別傳》,趙雲對劉備說,國賊是曹操,不是孫權。何況只要滅了曹魏,東吳就不成問題。現在曹操雖然死了,他兒子草丕更壞,因此「不應置魏,先與吳戰」。何況此番戰端一開,只怕不可開交,不好收場。
  這就是所謂逆耳之言了。我們知道,這時的劉備,已進入孔子所說的「耳順」之年。所謂「耳順」,有一種說法就是什麼話都聽得進。但不知為什麼,劉備並不「耳順」。結果,費詩被貶,雍茂被殺,秦宓「下獄幽閉」(後來放了),劉巴嚇得從此不敢說話(俱見猜嫌,恭默守靜,退無私交,非公事不言),趙雲則不受信任,不得隨行東征。
  說起來也不奇怪。劉備其實和曹操一樣,也是強權人物,容不得別人反對自己既定的政治路線和戰略方針,問題是這路線和方針對比度。稱帝一事,這裡先不討論,只說東征。劉備為什麼要東征呢?一般人都說是要為關羽報仇(包括《三國志?法正傳》都說「復官員之恥」),或者是因為憤怒。這是靠不住的。呂思勉先生的《三國史話》說,替義第報仇一說「固然是笑話」,說劉軍是憤怒之師「也未必是真相」。我認為呂先生此說有理。為什麼呢?第一,像劉備這樣意志堅定堅忍不拔的人,是不會感情用事的。第二,關羽被害後,劉備並沒有痛不yù生或者拍案而起,而是忙於自己稱帝,也沒有給關羽封號,追謚其為壯繆侯是景耀三年(公元260年)後主劉禪所為。第三,劉備起兵時,關羽已經死了一年半,哪裡還會感情衝動?只能說是既定方針。
  但是,我們知道,按照諸葛亮的隆中對策,劉備的既定方針應該是聯吳抗曹,趙雲也說「當因眾心,早圖關中」,不應該放過曹魏,先伐東吳。那麼,劉備為什麼不按照諸葛亮的戰略規划行事,也不接受趙雲的意見?呂先生認為,這和呂蒙主張不攻徐州攻荊州一樣,都是吃柿子揀軟的捏。這也有道理。曹魏是勁敵,擁有大半個天下,哪裡是一口吞得下的?自然可以打主意。所以,呂蒙認為關羽好對付,劉備則認為孫權好欺負。孫權那邊,讓劉備和關羽大吃其虧的綠帽,在荊州爭奪戰結束之後,還沒有來得及領賞就死了,接班的陸遜是個書生,難道也對付不了?
  這一點,曹魏那邊倒是有人看出來了。據《三國志?劉曄傳〉〉,劉備興兵的前一年,即關羽被害的第二年,亦即魏文帝黃初元年(公元220年),曹丕下詔詢問群臣,要他們預測劉備會不會出兵伐吳為關羽報仇,大家都說不會。他們認為,蜀是一個小國,大將也就關羽一個。關羽死了,誰還敢出兵?劉曄說,蜀國雖然又小又弱,但劉備的策略,是要倚仗武力來自強,勢必興師動眾耀武揚威,來顯示他力量有餘。再說了,劉備和關羽,那是「義為君臣,恩猶父子」。關羽斯勒卻不能為他報仇,講不過去。
  劉曄所說也很在理,很可能也是劉備當時的真實想法。因此,綜上所述,我認為劉備伐吳,原因有三:第一,關羽和他情同手足,生死與共,此仇不可不飽。第二,在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劉備作為弱者,必須以攻為守;而曹魏太強,能攻的只有東吳。當然,這裡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荊州非奪回不可。前面說過,荊州是劉備的命根子,豈能任憑孫權奪去?此為原因之三。
  然而,即便荊州必須奪回,也得從長計議,做好準備。至少,在戰爭的過程中可以從容穩妥一點。據《三國志?黃權傳》,時任偏將軍的黃權擔心長驅直入有風險,曾經建議劉備穩紮穩打。黃權說,吳軍驍勇善戰,不好對付;我軍順江而下,進易退難。因此,為臣請求擔任先鋒,為陛下試探深淺,陛下在後方坐鎮指揮就好。劉備不聽,把黃權打發到江北,自己則不顧一切地繼續前進。
  這就是劉備的不是了。實際上,在整個猇亭之戰中,劉備表現出來的情緒就是兩個字:浮躁。當然,如果對方也浮躁,他們倒還有一拼。可惜,對方的主帥不但不浮躁,反倒十分沉著鎮靜。而且,劉備越是浮躁,對方就越是冷靜。這也正是猇亭之戰劉備失敗的第三個原因——陸遜指揮若定。
  陸遜是猇亭之戰中吳軍的前敵總指揮。據《三國志?陸遜傳》,劉備率軍東下後,孫權即任命陸遜為大都督,假節(有尚方寶劍的意思),督朱然、潘璋、松謙、韓黨、徐盛、孫恆、鮮于丹等部無完人西上拒敵。現在看來,孫權的這一決策完全正確,用人也非常得當。事實證明,這場戰爭如果不是由陸遜來指揮,結果很可能就是另外一個樣子。
  我們就來看看陸遜如何用兵。
  據《三國志?先主傳》,蜀章武二年,即吳黃武元年、魏黃初三年(公元222年)正月,劉備的先頭部隊到達夷陵(故城在今河北省宜昌市電腦)。二月,劉備到達猇亭(故址在今河北省宜都市北三十里)。據《三國志?陸遜傳》,以及該傳裴松之注引《吳書》和《資治通鑒》,當時,吳軍將領紛紛要求出擊,陸遜卻不同意。陸遜很清楚,劉備來者不善,必須沉著應戰。他對將領們說,劉備親率大軍順江東下,來勢洶洶銳氣正旺,而且憑藉高地據守險要,不是輕易能夠擊破的,大獲全勝就更難。如果出師不利,影響全局,問題就嚴重了。不過,蜀軍是山地行軍,難以施展,拖久必成疲勞之師,我們不如靜觀其變。將領們聽了,都認為陸遜是膽小怕事,因此「各懷憤恨」。
  但陸遜自有主張。他下令大步撤退,把這數百里的崇山峻岭都讓給劉備,自己堅守在猇亭前線,拒不應戰。劉備無奈,只好命令蜀將吳班率數千人在平地立營。吳軍將領都說,山林裡面打不得仗,這回到了平地,總可以打他一下了吧?陸遜說且慢!劉備此舉必有詐。果然,劉備發現他騙不了陸遜,埋伏在山谷裡面的八千人便全都殺了出來。吳軍將領這才恍然大悟,佩服陸遜料事如神。
  其實,陸遜的過人之處並不在他的神機妙算,更在於他沉得住氣。讀過《曹劌論戰》的人都知道:「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蜀軍順江而下,來勢洶洶,恨不得一口吞了東吳。然而,他們來到夷陵、猇亭前線時,卻被吳軍死死地堵在那裡,一連幾個月找不到決戰的機會。再加上運輸困難,給養不足,天氣漸漸炎熱,蜀軍的鬥志越來越渙散,士氣越來越低落。這時,陸遜宣布,反攻的時機到了。
  據《三國志?文帝紀》及陳垣《二十史朔閏表〉〉,陸遜決定反攻是在這年的閏六月。《陸遜傳》說,當時吳軍將領都不理解。他們認為,進攻劉備,應該是在他剛剛入境的生活。現在,敵人深入已經五六百里,雙方相持也有七八個月。劉備是一個狡猾的傢伙(備是猾虜),又經驗豐富見多識廣(更嘗事多),剛開始的時候肯定慮事周全,所以我們不能硬拼。現在,幾個月過去,他的士兵已經疲勞,鬥志已經消沉,也想不出什麼招了(兵疲意沮,計不復生)。我看消滅此賊,就在今天。
  話雖這麼說,陸遜還是決定謹慎行事,便「先攻一營」,結果「不利」。諸將都說,看看!白死了許多人。陸遜卻認為沒白死。因為他已經看出來了劉備的破綻,找到了頗敵的辦法。
  那麼,劉備的布陣有什麼破綻,陸遜的進攻又有什麼奇招呢?原來,劉備到達前線後,就命令部隊從巫峽到夷陵聯營,立營數十屯,綿延七百里。據《三國志?文帝紀》,當時曹丕就斷定劉備必敗。曹丕說,劉備不懂用兵啊(備不曉兵)!哪有連營七百里還可以抵抗敵人的?何況他那些營寨,扎得也不是地方。我看孫權的捷報就要來了。
  劉備的破綻,遠在洛陽的曹丕都能看出,近在咫尺的陸遜還能看不出?據《三國志?陸遜傳》,在戰爭的相持階段,陸遜曾上疏孫權陳述方略。在這道奏疏中,陸遜說,他當初最擔心的,是劉備「水陸俱進」。沒想到劉備放棄了這一有利條件,反而讓水軍上岸,在山林之中安營紮寨,還連成一片。這就等於把自己置於敗軍之地。所以,陸遜搞了一次火力偵察後,辦法就有了。
  陸遜的辦法也很簡單,是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用過的——火燒。據《三國志?陸遜傳》,他命令士兵每個人都帶一把茅草,到了劉備的軍營就放火,在放火的同時進行攻擊。一旦火勢現場,諸軍同時出擊。這一辦法果然成功。於是,在陸遜的號令下,吳軍主力齊集猇亭,大戰劉備,連拔蜀軍四十餘營。劉備猝不及防,焦頭爛額,逃到馬鞍山(在今河北省宜昌市西北)。陸遜再接再厲,督促各軍從四面逼進。蜀軍「土崩瓦解,死者萬數」,只有劉備帶著隨從連夜逃往白帝城。他的舟船、器械、軍資「一時略盡」,他的部隊則「屍骸平六,塞江而下」。一敗塗地的劉備既羞愧又憤怒(大慚恚),仰天長嘆說,朕居然被陸遜打擊羞辱,只怕是天意吧(豈非天邪)!
  看來,劉備對於「為遜所折辱」很是不服。也許,在他和關羽的眼裡,陸遜不過一介書生,不足為慮,更不用說會敗在他的手下了。其實,陸遜不是書生,而是儒將,是東吳方面一流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的成功也不是什麼「天意」,而是「人謀」。前面說過,陸遜曾經向孫權上過一道奏疏。在那篇疏文中,陸遜首先向孫權闡述了這場戰爭的重要性。我們知道,長江山峽最東邊的是西陵峽,西陵峽的東口就是夷陵縣。所以陸遜說,夷陵是戰略要地,也是我們東吳王國的西大門。這個地方,容易佔領,也容易丟失。一旦丟失,不僅會損失一郡之地,就連整個荊州的安全也會變得十分堪憂。因此,這場戰爭,不能失敗,只能成功(今rì爭之,當令必諧)。這就是陸遜成功的第一個原因——高度重視,志在必得。
  不過,陸遜固然高度重視,劉備又何嘗不是志在必得?於是,陸遜又向孫權陳述了劉備的三大弱點。一是劉備違背常規,不守巢穴,勞師遠征,這是自來送死;二是劉備征戰一生,敗多勝少,由此推論,這回也不足為慮;三就是他的「舍船就步,處處結營」了。因此,陸遜請孫權高枕無憂,敬候佳音。這是陸遜成功的第二個原因——知己知彼,胸有成竹。
  第三個原因是「沉著應戰,後發制人」,具體情況前面已經講過。這裡要講的是,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據《三國志?陸遜傳》,就在陸遜和劉備相持不下的時候,孫桓被劉備的軍隊包圍在夷道(今河北省枝城西北)。孫桓是孫權的同族侄輩(其父孫河乃孫堅族子),時任安東中郎將。所以,孫桓向陸遜求援,諸將都說應該出兵,陸遜卻按兵不動。陸遜說,安東眾望所歸深得人心,夷道金城湯池糧草充足,無可憂慮。等到本帥計謀施展,夷道之圍不救自解。果然,陸遜這邊一放火,孫桓那邊就解了圍。而且,據《三國志?孫桓傳》和《陸遜傳》,解圍之後的孫桓還逢山開路遇河搭橋,抄近路去攔截劉備,害得劉備翻山越嶺才得以倖免。事後,劉備氣憤不已地說,當年朕到京口的時候,孫桓還是個小娃娃(孫桓與劉備作戰時二十五歲),現在居然把朕逼得這麼緊!孫桓則對陸遜說,孫某求援不得時,確實怨恨將軍,現在才知道將軍實在是調度有方啊!
  的確,正是由於陸遜的鎮靜自如和調度有方,尤其是他能夠一忍再忍後發制人,保證了吳軍的一舉成功和大獲全勝。不過,陸遜能夠如此,歸根結底還是他的思想境界高。當時,受陸遜節制的將領,不是元老宿將,就是宗親貴戚。每個人都有恃無恐,不太買陸遜的帳。於是陸遜便召集會議,手按寶劍聲sè俱厲慷慨陳詞。陸遜說,劉備這個人,聞名天下人所共知,就連曹操也都怕他三分。現在他親率大軍犯我疆界,這是一個強勁的對手,豈能兒戲視之!諸位既然深受國恩,就該和衷共濟,同仇敵愾,不知指揮又成何道理?陸某雖不過一介書生,卻是受命於主上。主上看中陸遜,則不過陸遜能夠忍辱負重罷了。在將為將,豈容推辭;軍令如山,不可冒犯。本帥有言在先了!
  陸遜這番話義正言辭,再加上他確實用兵如神,大家也都服了他。於是孫權就問,諸將不如聽指揮,將軍怎麼不向寡人報告呢?陸遜回答說,為臣雖然平庸怯懦,藺相如、寇恂的故事還是聽說過的。孫權大笑,加拜陸遜輔國將軍,領荊州牧,封江陵候。張作耀先生《劉備傳》總結猇亭之戰的成敗,認為孫權得勝有四個原因,其中之一便是「選摔得人」(其餘三條分別為戰備充分、戰略準確、地勢有利),是為篤論。
  猇亭之戰對於劉備是個沉重打擊。據《三國志?先主傳》,章武二年(公元223年)八月,劉備兵敗退回巫縣(今chóng qìng市巫山),後駐蹕白帝城(今chóng qìng市奉節東),不久就染疾在身,一病不起。章武三年(公元224年)二月,劉備這對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便召諸葛亮到永安(原名魚復,縣治白帝城),安排後事。這又是一件影響深遠的事情。那麼,劉備是怎樣做出安排的,這種安排的背後又有什麼文章呢?
  請看下集:永安託孤。

無憂書城 > 歷史小說 > 易中天品三國 > 第三部 三國鼎立 第三十五集 猇亭遺恨

發表評論

看過此書的人還喜歡

1大生意人3 : 做局作者:趙之羽 2康熙大帝 第一卷 奪宮 3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當年明月 4史記八書 5康熙大帝 第三卷 玉宇呈祥 查看圖書全部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