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書城
返回 無憂書城目錄
無憂書城 > 歷史小說 > 史記 > 史記十表 > 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

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

所屬書籍: 史記十表

  〔題注〕
  
  ①《史記·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實際上是一篇自漢高祖創建漢朝起至西漢末漢成帝鴻嘉元年(公元前二○年)為止的西漢大事記。它主要記載了二百多年間的丞相、將軍、御史大夫等中央主要官員的任免、升黜、生死等情況,並附記了歷年發生的主要軍國大事。可以把它看作一條西漢政治史的綱要。

  《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裴駰《集解》云:「《漢書音義》曰:『十篇缺,有錄無書。』張晏曰:『遷沒之後,亡《景紀》、《武紀》、《禮書》、《樂書》、《律書》、《漢興以來將相年表》、《日者列傳》、《三王世家》、《龜策列傳》、《傅靳蒯列傳》。元成之間,褚先生補闕,作《武帝紀》、《三王世家》、《龜策》、《日者列傳》。」司馬貞《索隱》亦云:「《景紀》取班書(《漢書》)補之,《武紀》專取《封禪書》,《禮書》取荀卿《禮論》,《樂》取《禮·樂記》,《兵書》亡,不補。」由此可見,此表是自成書以後便亡佚、補入也較晚的文字。而且《史記》成書於漢武帝時代,此表卻包含了直至西漢末年的內容,顯然是後人根據《史記》、《漢書》等有關記載補寫而成的。

  關於此表的作者余嘉錫《太史公書亡篇考》一文中曾提出是西漢末年的馮商。也有人認為作者不是司馬遷、馮商及褚少孫等人,而是另有其人,姓名已佚失。孰是孰非,現在還沒有確切的證據予以判斷。

  清人吳見思《史記論文》中,曾就此表沒有小序,與其他諸篇不同這一點,猜測說這是由於司馬遷在序中講了「過甚」的文辭,抨擊漢朝廷對大臣刻薄寡恩,所以被後人刪去。實際上這只是一種推測。《史記》佚篇的原因,現在尚不明了。但可以確定,司馬遷對漢代帝王的譏諷之辭與他獨特的史識,在當時是不容於世的。當時社會條件不利於《史記》的流傳,使之亡佚的原因是很多的。

  本表中有一種絕無僅有的書寫方式──倒文,即將大臣的死亡、罷免、設太尉等一些大事寫成顛倒的文字。歷代學者曾多方探討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我們詳細歸納分析了有關研究成果,在注文中予以說明。

  〔以下注釋,參見表文內容順序〕

  【注釋】

  <1>「沛公」,即漢高祖劉邦。據本書《高祖本紀》記載,劉邦為沛縣豐邑中陽里人。秦末起義佔據沛城後,被眾人推為沛公。《漢書音義》稱:楚國舊制稱縣宰為公。劉邦沿用楚制。沛,為秦代縣名,在今江蘇沛縣。「漢王」,本書《高祖本紀》記載:義軍滅秦後,項羽立劉邦為漢王,領有巴、蜀、漢中地區(即今四川、陝西南部等地)。漢王,因漢水得名。 <2>「南鄭」,秦代城邑名,為秦漢中郡治所,在今陝西漢中市。 <3>「雍」,秦代縣名。地處今陝西寶雞市東。此處所言「雍」,是指項羽封立的雍國,章邯為王,佔有關中(今陝西)的西部地區。 <4>「丞相蕭何」,丞相為秦漢官職名,是中央政權的最高行政長官,協助皇帝掌管國家政務。蕭何,沛縣豐人,曾為秦代沛縣主吏掾,與劉邦交好,起義後一直輔弼劉邦,立功最高,被封為先酇侯。詳見本書《蕭相國世家》。「漢中」,秦代郡名,漢代沿襲之。轄有今陝西漢中、安康地區及湖北十堰市、房縣等地。秦郡治所在南鄭(今漢中市),西漢郡治移至西城(今安康市)。 <5>「御史大夫周苛」,御史大夫為奏漢官職名,為三公之一,職掌副丞相,負責彈劾、糾察和掌管圖籍、秘密文書等。周苛,沛(今江蘇沛縣)人,秦代曾為泗水卒史。劉邦攻佔沛城。周苛投劉邦,作帳下賓客,隨從劉邦入關。劉邦被立為漢王后,任命周苛作御史大夫。劉邦被項羽圍在滎陽時,周苛留守滎陽,使劉邦逃走。項羽攻破滎陽。周苛不降,被烹死。詳見本書《張丞相列傳》。「滎陽」,秦、漢縣名。在今河南滎陽縣。 <6>「塞、翟、魏、河南、韓、殷國」,均為義軍滅秦後項羽分封的諸侯國名。秦軍降將司馬欣為塞王,轄有關中東部。秦降將董翳為翟王,轄有今陝西北部。楚將瑕丘申陽為河南王,轄有今河南西部。趙將司馬卬為殷王,轄有今河南北部。前吳縣令鄭昌為韓王,轄有今河南中部及山西東南部。 <7>「項籍」,即項羽。下相(今江蘇宿遷縣)人,字羽。秦末起義軍首領,自立為西楚霸王。詳見本書《項羽本紀》。 <8>「彭城」,秦漢城市名,漢代設縣,為楚國治所。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以彭城為都。地在今江蘇徐州市。 <9>「關中」,地名,大致相當於今陝西。也有一種說法認為自函谷關至隴關之間的地區稱作關中,大約為今陝西中部及北部地區。 <10>「太尉長安侯盧綰」,太尉,秦漢官職名,為三公之一,掌管軍事。盧綰,沛縣豐人,劉邦同里人,與劉邦相親近,隨劉邦起義,為將軍、太尉,後被封為燕王。劉邦認為盧綰有反意,派樊噲攻打燕國。盧綰逃入匈奴,死在胡地。詳見本書《韓信盧綰列傳》。 <11>「魏豹」,戰國時魏國的王族公子。秦末起義,得楚懷王所給的數千士兵,攻下魏地二十餘城,被立為魏王。項羽改封魏豹為西魏王。後被漢韓信俘虜,被周苛所殺。詳見本書《魏豹彭越列傳》。 <12>「韓信」,淮陰(今江蘇清江市)人。投奔項梁軍中,後又投漢王。劉邦拜為大將。協助劉邦取得天下,被封為齊王、楚王,後降為淮陰侯。因與陳豨合謀造反被呂后殺死。詳見本書《淮陰侯列傳》。 <13>「趙」,諸侯國名,地在今河北中部、南部及山西東部。秦國滅趙。項羽把趙國的地域封給張耳,稱為常山王。陳余趕走張耳,迎立趙國的舊王歇作趙王。後陳余反漢。漢立張耳為趙王。 <14>「楚」,諸侯國名。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轄有楚地九郡。 <15>「齊」、「燕」,均為諸侯國名。齊地在今山東北部地區,燕地在今河北北部及遼寧西南部地區。項羽分封齊將田都為齊王。燕將臧荼為燕王。 <16>「太公」,劉邦的父親,名煓,一說名執嘉。 <17>「洪渠」,即鴻溝,古代運河名。從滎陽以北引黃河水東向,經大梁(今開封)折向南,經淮陽入潁水。 <18>「周苛守滎陽死」,在本《表》中倒著書寫,俗稱倒文。本書中僅本《表》有此寫法。這是在史籍中十分罕見的寫法。前人對此做過多種解釋,但都不能準確地說明產生倒文的原因。本《表》中出現的倒文,一般是在正書敘述的人物事件所屬欄格的上一欄出現,例如「相位」欄中記載的丞相被免職,便錯位上移,在「大事記」一欄中寫成倒文。「將位」欄中將軍、太尉去職,則在「相位」欄中寫成倒文。「御史大夫」欄中御史大夫去職,則在「將位」欄中倒書。可能因為移上一欄,又要與上一欄文字相區分,就採用了倒文的形式。有人認為,倒文除了與上一欄文字區分外,還有與本欄內容銜接的作用。本《表》內在「相位」「將位」欄中加註丞相、太尉等的在位年數,這些數字與倒文的相互聯繫十分密切。如高皇帝元年蕭何為丞相,《表》中注「一」,是為丞相第一年。以下至孝惠二年注「十四」,是蕭何在位的第十四年,上一欄中倒文記載「何薨」,「相位」欄中記載「曹參為相國」。孝惠三年「相位」欄中出現的數字就是「二」,表明是曹參在相位的第二年了。出現倒文的原因,《人民日報》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三日第八版《為何出現顛倒印的文字》一文中介紹了三種不同的看法。第一種是:「凡是將相死、罷免等,在大事記中改換字的寫法,即將字倒過來寫,這樣一順一倒,比較明顯,看起來也方便。」清代人汪越在《讀史記十表》一書中就提出了這種意見,認為是:「或便觀覽,未必有深義也。」但是這種說法不能完全反映《表》中的現狀。首先,倒文中還包括了將相死、罷免以外的一些內容,如孝惠四年中倒文寫「置太尉官」等。有些將相死去也沒有在《表》中用倒文寫出來,如大將軍王鳳卒於陽朔三年,《表》中就沒有記載。其次,不止在「大事記」一欄中有倒文,在「相位」「將位」欄中也有倒文。其次,倒文看起來並不見得方便。所以,「這種說法與事實不符合的地方很多,因而不大講得通」。第二種說法是:「在《表》中,前一欄倒寫的文字是下一欄的注釋或說明文字。」這種說法似乎也不盡妥帖,因為本《表》中並沒有任何注釋、說明的內容體例。第三種說法是:「現在見到的倒寫文字,很可能原來是寫在竹簡背面的,後人不明其意,轉抄時就將簡背文字用倒字的形式來表示了。」李解民《史記表中的倒文》一文即提出此說(見《學林漫錄》第三集)。此外,還有人提出:《史記·太史公自序》中有一段關於本《表》寫作意圖的敘述:「國有賢相良將,民之師表也。維見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賢者記其治,不賢者彰其事。作《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本《表》採用倒文,將三公和各大臣不同的去職原因用倒文形式表示出來,使之更明顯,是為了體現「賢者記其治,不賢者彰其事」的寫作意圖。然而,據《史記·太史公自序》裴駰《集解》和《漢書·司馬遷傳》顏師古注中引張晏所言,《史記》原文亡佚十篇,本《表》恰為這十篇中惟一的一個《表》。那麼,倒文是否是司馬遷的原意,就很成問題了。縱觀本《表》中的倒文,可以看出,它表現的都是有關丞相、將軍(或高級武職)、御史大夫等官員的死亡、罷免及官位設置變動等重大事件,有一定規律可尋。但是本《表》編寫的體例不統一,前後詳略不一,都反映出它並未完全定稿,可能只是一個在修改中的稿本。這樣,這些倒文很可能是作者自己的特殊標記,以便區分明顯,便於進一步修改增刪,而不一定是專為讀者看的。李解民說:「如果天假馮商時日得以從容完成續作,那麼這些倒文必然會成為順文而置於《表》中適當的位置上,這個謎一樣的倒文問題也就不存在了。」這種推論有一定道理。附帶說明,本《表》並非司馬遷原作,余嘉錫《太史公書亡篇考》曾指出它為西漢末馮商所撰。亦有人認為作者佚名,並非司馬遷、馮商、褚少孫等人。關於這一問題,尚待有更深入的研究探討。 <19>「汾陰侯周昌」,汾陰,秦漢縣名,地在今山西臨猗縣內。周昌,為周苛堂弟,後任趙相。事迹詳見本書《張丞相列傳》。 <20>「垓下」,地名,在沛郡洨縣(今安徽靈璧縣東南),當地有絕壁,旁為聚邑及堤,因此得名。垓,音gāi。 <21>「定陶」,秦漢縣名。在今山東定陶縣。現此縣西北尚有漢祖壇,傳說即漢高祖即位處。 <22>「劉仲為代王」,劉仲為劉邦二兄,名喜,曾被封為宜信侯。代,指山西北部地區。代王轄有雲中、雁門、代郡五十三縣。 <23>「大市」,漢代初年,在郡國治所以外,又選定一些重要的城市,設立大市。 <24>「咸陽」,秦漢城市名,秦代首都。漢高祖元年改名新城,七年撤置,降為縣,屬長安。漢武帝元鼎三年改名渭城。地在今陝西西安市西北。「長安」,漢縣,漢高祖五年設置。此處所稱「長安」,是由於長安縣的設立而將原咸陽城轄區均改名為長安。 <25>「酇侯」,蕭何被封為酇侯,以南陽郡酇縣為他的封邑。酇,音zàn,地處今湖北均縣東南。 <26>「張蒼為計相」,張蒼,陽武(今河南原陽縣東南)人。秦代曾任御史。劉邦義軍途經陽武時從軍。後曾為代相、趙相,被封為北平侯(北平,漢縣,在今河北滿城縣以北),又任御史大夫、丞相。事迹詳見本書《張丞相列傳》。計相,主管全國戶口、租賦收入的官員。徐氏《測議》認為:「計相是主管上計的官員,不應該列入將相表中。」計相這一官名僅見於漢代初年,可能是漢初臨時設立的官職。張蒼當時是以列侯的身份在相府中主管郡國上計,地位較高。或者撰《表》者是因此將計相列入《表》中。 <27>「長樂宮」,漢宮室名,在漢長安城內東南角,即今陝西西安市西北。 <28>「櫟陽」,秦漢縣名,漢代屬左馮翊,在今陝西高陵縣以東。 <29>「匈奴」,古代我國北方的一個游牧民族,也稱作胡、鬼方、混夷、獫狁等。秦漢時稱之為匈奴。分布在今內蒙古、新疆北部至蒙古、前蘇聯西伯利亞等地的廣闊地域內。善騎射,曾是中原地區的大患。 <30>「平城」,漢縣名,屬雁門郡。地在今山西大同市東北。 <31>「韓信反虜」,指韓王韓信,是戰國時韓國襄王的後代,曾為韓國太尉,劉邦打敗原韓王韓昌,立韓信為韓王。高祖七年韓信與匈奴合謀反。「趙城」,可能是指趙國的城邑柏人及東垣。本書《高祖本紀》載:八年,高祖攻打韓王信的餘黨,到了東垣。從東垣回來的路上經過柏人。 <32>「貫高」,趙王張耳的親信賓客,任趙國相。因為劉邦對趙王無禮,義不受辱,便謀劃暗殺劉邦。事未成。後被仇人告密。貫高捨身辯明趙王沒有參與謀殺,得知趙王被赦後,自殺而死。詳見本書《張耳陳余列傳》。 <33>「代王棄國亡,廢為郃陽侯」,代王劉仲棄國逃到雒陽一事發生在高祖七年,見本書《高祖本紀》。此《表》列入八年,誤。命郃陽,秦漢縣名,在今陝西合陽縣東。 <34>「未央宮」,漢代宮室名,在漢長安城西南角,今西安市西北馬家寨一帶。《史記志疑》云:「未央與長樂同以七年二月成,非至是始成也。」 <35>「帝奉玉卮上壽」,奉,雙手舉起。玉卮,玉石製作的酒具,卮,音zhì。上壽,祝酒,祝福老年人健康長壽。 <36>「始常以臣不如仲力,今臣功孰與仲多」,「始」,開始,這裡指以前。「力」,有力量,有能力。「功」,功業,本書《高祖本紀》作「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孰」,哪一個,誰。 <37>「徙齊田,楚昭、屈、景」,「齊田」是指齊國王族田氏的後裔,「楚昭、屈、景」是指楚國王族昭氏、屈氏、景氏的後裔。《史記志疑》雲「景」下缺「懷」字。 <38>「遷為相國」,《史記志疑》云:「蕭何為相國在十一年,非九年也。」 <39>「陳豨反代地」,「陳豨」,宛朐(又作冤句,屬濟陰郡,今山東定陶縣西)人,劉邦封陳豨為列侯,管理趙國、代國的邊防軍隊。因劉邦追查陳豨賓客的不法行為牽連到陳豨,陳豨便自立為代王,領兵造反,後被樊噲斬殺。詳見本書《韓信盧綰列傳》。 <40>「江邑侯趙堯」,《史記志疑》云:「『江邑侯』三字衍,《公卿表》無之,蓋堯封侯在十一年正月,此時未侯也。」江邑,《漢書·地理志》中失載。 <41>「誅淮陰、彭越」,淮陰,即淮陰侯韓信。彭越,昌邑(今山東巨野縣南)人,曾為盜,秦末聚眾起兵,領兵三萬餘人歸漢,被拜為魏相國。滅項羽後,被封為梁王。後被告發與扈輒謀反,被免為庶人。流放途中,彭越見到呂后,向呂后表白無罪。卻被呂后告訴劉邦,說流放遺下禍患,不如殺掉。因此被殺。詳見本書《魏豹彭越列傳》。 <42>「黥布」,即英布,因在秦代犯法被黥面,故稱作黥布,六(今安徽六安市)人。秦末為酈山刑徒,聚眾逃入長江中為盜,聚兵數千人,歸隨項梁。滅秦時多立戰功,被項羽封為九江王。後被隨何所說,歸漢。滅楚之後,被封為淮南王。因韓信、彭越被殺,舉兵反漢,兵敗被番陽人所殺。詳見本書《黥布列傳》。 <43>「周勃」,沛縣人。隨劉邦起兵反秦。被劉邦拜為將軍,後被封為絳侯。絳縣,在今山西曲沃具南。曾任太尉、丞相。與丞相陳平謀劃,誅殺諸呂,擁立孝文皇帝。詳見本書《絳侯周勃世家》。「官省」,官職免設。當時太尉因征伐而設,事罷就不設置了。 <44>「布」,即黥布。 <45>「長陵」,漢高祖劉邦的陵寢,位於左馮翊長陵(今陝西涇陽縣東南)。 <46>「趙隱王如意死」,劉如意,為漢高祖劉邦與戚夫人所生子,最得劉邦寵愛,幾次要把他立為太子,因大臣勸諫未成。劉邦封如意為趙王。劉邦死後,呂后將趙王召至長安,以毒酒毒死。 <47>「除諸侯丞相為相」,《史記志疑》云:「景帝元年更命諸侯丞相曰相,此誤。《大事記》稱:改諸侯王相國為丞相。當依《大事記》。」 <48>「楚元王、齊悼惠王」,楚元王為漢高祖弟劉交,轄有淮西之地。齊悼惠王為漢高祖長子劉肥,轄齊地七十餘城。 <49>「齊相平陽侯曹參」,曹參,沛縣人。秦代時作過沛縣的獄掾(管理監獄的小官吏,掾,音yuàn)。後隨劉邦起兵,封為將軍。滅項羽後,任齊相國,封平陽侯。平陽,在今山西臨汾市西南。蕭何死後,曹參繼任漢相國,謹守蕭何所定法規,天下平靜。詳見本書《曹相國世家》。 <50>「初作長安城。蜀湔氐反」,《史記志疑》云:「『初』字誤,當雲『復作』。」前文記載孝惠元年已經建造長安城西北方。所以此處不應該稱「始」。湔氐,蜀縣,《漢書·地理志》蜀郡有湔氐道。在今四川松潘縣西北。
 
 
  <51>「為高祖立廟於沛城成」,《史記志疑》云:「《史詮》曰:『今本「城成」誤書於「沛」下。」此處「城成」,可能是指長安城修成。本書《呂太后本紀》載:「五年六年城就。」如此,「城成」二字應該列入孝惠六年中。「置歌兒一百二十人」,劉邦在高祖十二年途經沛縣時,選了沛縣的兒童一百二十人,教給他們歌曲,讓他們在酒宴上合唱。孝惠帝時將沛宮設為高祖原廟,命令高祖教過的一百二十名兒童作為吹樂(吹鼓手)。 <52>「八月乙丑,參卒」,《史記志疑》云:「《漢書·惠紀》及《公卿表》作『己丑』,誤也。」又指出:此表中相國丞相內只有蕭何、陳平稱薨,其他人都稱卒,不明白為什麼這樣寫。 <53>「七月,齊悼惠王薨。立太倉、西市」,《史記志疑》云:「《漢書·惠紀》是『冬十月』,此『七』字誤。」太倉,京城中儲存糧食的中央倉庫,這裡應該是「敖倉」。立太倉在高祖八年以前,見本書《高祖本紀》。西市,長安城中西邊的市場區。《三輔黃圖》記載:「長安九市,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東。」 <54>「安國侯王陵」,王陵,沛縣人。劉邦貧微時與王陵交好。後領兵歸劉邦,被封為安國侯。安國,在今河北安平縣北。王陵事詳見本書《陳丞相世家》。 <55>「曲逆侯陳平」,陳平,陽武戶牖鄉(今河南蘭考縣北)人。秦末各地起義,陳平先投魏王咎,後歸項羽,為楚都尉。後降漢,為劉邦行反間計,多獻計策,被封為戶牖侯,後改為曲逆侯。曲逆,漢縣,在今河北順平縣東南。陳平後任左、右丞相。詳見本書《陳丞相世家》。 <56>「廣阿侯任敖」,任敖,秦代沛縣的獄吏。隨劉邦起兵,曾任上黨(治所在今山西長子縣)郡守,被封為廣阿侯。廣阿,漢縣,在今河北隆堯縣以東。任敖生平詳見本書《張丞相列傳》。 <57>「張辟彊計」,張辟彊,又作張辟疆,《匡謬正俗》稱:「當音為開闢之辟,疆場之疆。」《湖本》作「疆」。為留侯張良之子,當時任侍中,勸諸大臣說:「你們請求拜呂台等人為將軍,領南北軍。這樣才能使太后心安,你們也能免禍。」詳見本書《呂太后本紀》。 <58>「以呂台為呂王」,這件事發生在高後元年,《表》列入孝惠七年,有誤。呂台,呂后兄呂澤之子。「立少帝」,少帝,孝惠帝宮中美人所生子,孝惠皇后呂氏殺死他的母親,假裝是自己所生,立為太子。 <59>「九月辛巳,葬安陵」,《史記志疑》云:「當依《漢紀》作『九月辛丑』為是。」孝惠七年九月丁酉朔,九月中不應有辛巳日,當作辛丑。安陵,孝惠帝陵寢名,在今陝西涇陽縣西南。 <60>「王孝惠諸子」,呂后想要封呂氏為王,先立孝惠帝後宮美人所生的兒子劉彊為淮陽王,劉不疑為常山王。史載他們並非真的孝惠帝兒子,是呂后把別人的兒子冒名養在後宮,充當孝惠帝的兒子。用來增強呂氏的勢力。 <61>「置孝悌力田」,孝悌,孝敬父母,尊重兄長。力田,努力耕作。這裡是漢代設立的兩種選拔人才的科目。選拔孝行和耕田成績突出的任命官職,免除徭役。 <62>「辟陽侯審食其」,審食其,沛縣人,得呂后寵愛,任左丞相。辟陽,漢縣,在今河北棗強縣西南。 <63>「十二月,呂王台薨」,《史記志疑》云:「十二月誤,《呂后紀》及《諸侯王表》並是十一月。」 <64>「行八銖錢」,八銖錢是西漢初年發行的一種銅幣,每枚重八銖(漢代以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 <65>「平陽侯曹窋」,曹窋為曹參之子,因繼承曹參的爵位,仍為平陽侯。窋,音zhú。《史記志疑》云:「以窋為御史大夫在高後二年及六年者皆誤。《公卿表》謂高後四年為御史大夫,五年免,與《任敖傳》合。」 <66>「更立常山王弘為帝」,更立,改立。常山王弘,是孝惠帝後宮美人所生,原名山,封襄城侯,又改名義,封常山王,立為帝後改名弘。常山,西漢郡名,在今河北阜平、石家莊、贊皇地區。 <67>「絳侯勃為太尉」,《史記志疑》云:「事在惠帝六年,非高後四年也。」 <68>「淮陽王薨,以其弟壺關侯武為淮陽王」,淮陽王劉彊,是孝惠帝後宮美人之子,呂后立為王。淮陽王轄地在今河南淮陽、扶溝、太康、柘城、鹿邑一帶。壺關,漢縣,在今山西長治市北。 <69>「令戍卒歲更」,秦代法制規定,年滿二十三歲的男子要到邊境屯戍一年。而秦始皇以降,戍卒常多年不能歸鄉。高後五年,規定戍卒每年更換,叫作歲更。 <70>「以呂產為呂王」,呂產是呂后長兄之子。呂后因原呂王嘉驕縱放蕩,把呂嘉廢掉,封呂產為呂王。 <71>「趙王幽死」,趙王劉友,是高祖的庶子(側室生的兒子),初封淮陽王,趙王如意死後改封趙王。娶呂氏女為後,因不愛呂女,被呂女進讒言。呂后為此發怒,把趙王召到京城,困在邸舍中餓死。 <72>「呂祿」,呂后次兄呂釋之的小兒子。 <73>「梁王徙趙自殺」,梁王劉恢,是高祖的庶子,娶呂產女為後,呂產女毒死劉恢的愛姬,並處處監視劉恢,使得劉恢悲憤自殺。 <74>「代王至」,代王劉恆,高祖庶子,薄姬所生,被封為代王。周勃、陳平誅殺呂氏後,眾大臣因薄姬家人謹慎善良,劉恆又在高祖子孫中年輩最高,便決定迎請劉恆為帝,是為孝文帝。 <75>「七月辛巳,為帝太傅」,《史記志疑》云:「『為帝』上缺『食其』二字。」又稱:「《通鑒考異》據《長曆》言八年七月無辛巳,則食其為帝太傅在七年七月辛巳,《百官表》可證。」太傅是漢代官名,位在三公之上。 <76>「隆慮侯灶為將軍,擊南越」,《史記志疑》云:「《史·南越》及《漢·兩粵傳》佗(南越王趙佗)攻長沙,高後遣隆慮侯往擊之。歲余,高後崩。故《漢書·本紀》書於七年九月,此在八年,誤。」「灶」,即周灶,曾任高祖連敖(楚官名,一說為接待賓客的官吏),又為長鈹(音Pí,刀劍)都尉,因在與項羽作戰時有功,被封為隆慮侯。隆慮,漢縣,在今河南林縣。「南越」,漢初國名。原秦代南海龍川(今廣東龍川縣)令趙佗趁秦末戰亂,誅殺秦朝任命的地方長吏,攻下桂林、象郡(今廣西及貴州東南部),自立為南越武王。漢高祖派陸賈立趙佗為南越王,轄南海(今廣東省)、桂林、象郡等地。五世之後國亡。 <77>「除收孥相坐律」,孥,音nú,兒子,或指妻和子。收孥,是一人有罪,其家屬連坐的法律。相坐,是一人有罪,株連及相鄰的五家人。漢文帝廢除了這兩條刑法。 <78>「賜民爵」,皇帝賞賜給男性的平民百姓爵位。 <79>「潁陰侯灌嬰」,原是睢陽(今河南商丘縣)販賣綢布的人,投劉邦軍中,作戰有功,拜為郎中、中謁者、御史大夫等,被封為潁陰侯。潁陰,在今河南許昌市。詳見本書《樊酈滕灌列傳》。 <80>「除誹謗律」,誹謗律是以妖言惑眾,誹謗詛咒皇帝尊上等罪名懲治不當言論,鎮壓輿論的法律,孝文帝免除了這條刑法。 <81>「皇子武為代王,參為太原王,揖為梁王」,三人均為孝文帝子。太原王,轄太原郡,今山西中部地區。梁王,轄梁國,今河南商丘地區。 <82>「濟北王反」,濟北王劉興居,是漢高祖的孫子,齊悼惠王劉肥的兒子,孝文帝二年被封為濟北王。 <83>「上郡」,秦漢郡名。地在今陝西北部榆林、延安地區。 <84>「棘蒲侯陳武為大將軍,擊濟北。昌侯盧卿、共侯盧罷師、寧侯遬、深澤侯將夜皆為將軍。屬武祁侯賀」,棘蒲,秦縣,《漢書·地理志》不載,地在今河北魏縣。昌縣,屬琅邪郡,在今山東諸城縣北。盧卿,《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作旅卿,盧罷師作旅罷師。共縣,屬河內郡,在今河南輝縣。寧縣,屬上谷郡,在今河北張家口市西。遬,魏遬。深澤,屬中山國,今河北深澤縣。將夜,姓趙,趙將夜,《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作「趙將夕」。武祁侯有誤。本書《孝文本紀》作祁侯,祁縣屬太原郡,在今山西祁縣。賀,繒賀。以上均為高祖功臣。 <85>「安丘侯張說為將軍,擊胡,出代」,安丘,漢縣,屬北海郡,在今山東安丘縣西。張說,高祖軍中將軍,以功封侯。《史記志疑》云:「考《匈奴傳》,是年方議和親,不應有出代之師,疑誤。」 <86>「關中侯申屠嘉為御史大夫」,申屠嘉,梁(今河南商丘市)人。在高祖軍中任材官蹶張(強健有力的勇士),後升為都尉。孝文帝元年,選拔以前跟隨高祖的官員二十四人封為關內侯(比列侯低的侯爵,第十九級,因僅有侯號,沒有封國,都居住在京城中,所以叫關內侯。《表》書寫成「關中侯」,可能是後人的誤錄),申屠嘉被封,後任丞相。詳見本書《張丞相列傳》。《史記志疑》云:孝文「十六年嘉始為御史大夫,《漢書》本傳同。此書於四年誤」。 <87>「除錢律,民得鑄錢」,鑄造錢幣,一直是官府專營。孝文帝五年四月,廢除了將民間私自鑄錢者治罪的法令,允許民間私自鑄錢。 <88>「廢淮南王,遷嚴道」,淮南王劉長,是孝文帝的弟弟,與棘蒲侯太子奇謀反,與閩越和匈奴結連。孝文帝不忍依法處死他,僅廢掉了他的王位,把他流放到嚴道(漢縣,屬蜀郡,地在今四川滎經)去。劉長在途中病死。淮南王轄有九江、廬江、衡山、豫章四郡,即今安徽南部及江西等地。 <89>「南陵」,漢孝文帝母薄太后陵寢,在今陝西西安市東南。 <90>「太僕汝陰侯滕公卒」,太僕,掌管皇帝車馬的官員,中二千石(官俸等級,中二千石的官員每月領俸一百八十斛)。汝陰侯夏侯嬰,沛縣人,曾為秦代沛縣吏,與劉邦交好,與劉邦一起舉事,多立軍功,一直任太僕,被封為汝陰侯(汝陰,漢縣,在今安徽阜陽市,《漢書·地理志》作女陰)。因在滅秦戰爭中曾賜爵滕公(滕,秦縣名,西漢改稱公丘,地在今山東滕縣西),史籍中也常稱作滕公。詳見本書《樊酈滕灌列傳》。 <91>「溫室」,漢宮室名,在未央宮殿北。 <92>「以芷陽鄉為霸陵」,芷陽鄉,在今陝西西安市東北,秦代設縣。霸陵,漢孝文帝陵寢,因西臨霸水而得名。 <93>「御史大夫敬」,《史記志疑》云:「馮敬為御史大夫在七年,此書於九年,誤。」 <94>「諸侯王皆至長安」,《史記志疑》云:「《表》是年止三國來朝,不得言皆至。」 <95>「地動」,地震。 <96>「河決東郡金堤」,東郡,轄今山東茌平、聊城至河南濮陽一帶,在當時黃河以南。金堤為黃河堤岸。 <97>「除肉刑及田租稅律、戍卒令」,肉刑,指黥(在面上刻字),劓(割去鼻子),斷趾(砍去左、右腳趾)等刑罰,齊太倉令淳于公有罪要受刑,他的女兒緹縈到長安上書,請求將自己沒入官婢,用來贖父罪。孝文帝被緹縈感動,便下令廢除肉刑。孝文帝十三年,又下令免去農民的田租賦稅。 <98>「蕭關」,漢代關隘名,在今寧夏固原縣東南。 <99>「成侯董赤、內史欒布」,《史記志疑》云:「『赤』當作『赫』,內史非布也,疑有誤。」成,《漢書·地理志》不載,《續漢書·郡國志》載成縣,屬濟北國,在今山東泰安市南。內史,漢代官職,掌管京師地區行政,秩俸二千石(月俸一百二十斛)。「東陽侯張相如」,東陽,漢縣,在今江蘇盱眙縣東。張相如,以守衛河間,攻打陳豨有功被封為侯。「中尉」,漢官職名,掌管京師地區的警衛治安,中二千石。「郎中令」,漢官職名,掌管皇帝宮殿的門戶警衛,統領期門、羽林等禁衛軍,中二千石。 <100>「成紀」,漢縣,在今甘肅秦安縣北。
  <101>「上始郊見雍五帝」,郊,在郊外祭祀。五帝,五方上帝。秦代在雍設立白帝、赤帝、黃帝、青帝四畤,祭祀上帝。漢代又設立黑帝畤,共為五帝。畤,音zhì,祭祀的場所。 <102>「渭陽」,在渭水之北,本書《封禪書》載,孝文帝在霸水渭水交會的地方郊見渭陽五帝。 <103>「新垣平」,漢代方士,趙國人。以方術欺騙孝文帝,勸說孝文帝設立渭陽五廟。 <104>「故安侯」,故安,漢縣,在今河北易縣南。 <105>「御史大夫青」,即陶青。高祖功臣開封閔侯陶舍之子,嗣封開封侯。開封,漢縣,在今河南開封市南。 <106>「谷口邑」,漢代城市,故址在今陝西禮泉縣東北。 <107>「二萬人入雲中」,雲中,漢郡,轄有今山西西北及內蒙古西南地區,治所在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縣東北。《史記志疑》云:「《史》、《漢》《文紀》及《匈奴傳》,是年匈奴入上郡、雲中各三萬人,此言二萬,誤。」 <108>「中大夫令免」,本書《孝文本紀》作「中大夫令勉」。徐廣《集解》認為中大夫令是官號,勉是名。但《漢書·百官公卿表》記載漢景帝初年才將衛尉改為中大夫令。這裡仍應是中大夫,令為姓,勉是名。中大夫為漢官職名,屬郎中令,比二千石。「飛狐」,關隘名,在今河北蔚縣東南。「句注」,山名,位於今山西代縣西北。「張武」,原代王郎中令,伴代王進京即帝位,任郎中令。「北地」,漢郡名,治所馬領,在今甘肅慶陽縣西北。「河內守周亞夫」,河內郡,轄有今河南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濟源等市縣,治所懷縣,在今河南武陟縣西南。守即郡守,為一郡的最高長官。周亞夫,絳侯周勃的兒子,被孝文帝封為條侯,條,漢縣名,《漢書·地理志》作脩市,地在今河北景縣。周亞夫後為中尉、太尉、丞相,因事下獄,絕食而死。詳見本書《絳侯周勃世家》。「細柳」,地名,在今陝西咸陽市西南。「宗正劉禮」,宗正是漢代官名,秩俸二千石,掌管皇族親屬,由皇族擔任。劉禮,楚元王劉交的兒子,後被孝景帝封為楚王。《史記志疑》云:劉禮是時未為宗正。「祝茲侯徐厲」,《史記志疑》云:「祝茲」當作「松茲」,「徐厲」當作「徐悼」。松茲,漢縣名,在今安徽宿松縣東北。「棘門」,秦代宮門名,地在今陝西西安西北。 <109>「太子立」,太子即漢景帝劉啟。 <110>「車騎將軍」、「復土將軍」、「將屯將軍」,都是漢官職名。漢代將軍不常設,這裡的將軍都是為了監管葬事而設立的。「屬國捍」,徐廣說「姓徐,一名厲,即祝茲侯」,有誤,據本書《惠景間侯者年表》,松茲侯徐厲在孝文七年已經去世,侯位由徐悼繼承。如此處的屬國捍確實姓徐,就可能是悼字誤作悍,又通假作捍,也可解釋得通。屬國是漢代官名,漢武帝以前稱典屬國,秩二千石,掌管四方各民族來歸降的人員事務。「詹事」,漢官職名,秩二千石,掌管皇后、太子的宮中事務。 <111>「太宗廟」,太宗,是漢文帝的廟號,由丞相申屠嘉去世等人上書建議設定。 <112>「置司徒官」,《史記志疑》云:「《漢書》哀帝元壽二年始改丞相為大司徒。《史詮》以為錯簡衍文。」 <113>「河間王」,轄今河北獻縣、武強、交河一帶。都城樂城,在今河北獻縣東南。「臨江王」,轄今湖北沙市、荊門、宜昌一帶。都城江陵,在今湖北江陵縣。「淮陽王」,轄今河南淮陽、扶溝、柘城、鹿邑一帶,都城陳縣,在今河南淮陽。「汝南王」,轄今河南周口市以南地區與安徽阜陽市,都城上蔡,在今河南省上蔡縣。「廣川王」,轄今河北衡水、棗強、德州等地,都城信都,在今河北冀縣。「長沙王」,轄今湖南東北部地區,都城臨湘,今湖南長沙市。 <114>「孝文太后」,即孝文帝母親薄氏。 <115>「嘉卒」,即丞相申屠嘉,以下倒文多仿此。 <116>「御史大夫錯」,晁錯,潁川(今河南許昌市)人,以文學的身份作過太常掌故(太常是掌管宗廟禮儀的官員,太常掌故是太常屬下的小官吏,負責了解舊日的禮儀制度)。漢景帝為太子時,晁錯作太子家令(掌管太子府中事務),得到太子看重。漢景帝即位後,晁錯任內史、御史大夫,獻計削諸侯王地。吳楚七國以誅晁錯為名造反。漢景帝便將晁錯殺死。詳見本書《袁盎晁錯列傳》。 <117>「吳楚七國反」,七國包括吳王劉濞(漢高祖兄劉喜的兒子。吳國轄有今江蘇南部、江西、浙江、福建北部等地,都城在吳縣,在今蘇州市),楚王劉戊(漢高祖弟劉交的孫子。楚國轄有今山東南部、江蘇北部等地,都城彭城,在今江蘇徐州市),膠西王劉印(漢高祖的孫子。膠西國轄有今山東高密縣一帶,都城高密,在今山東高密縣),淄川王劉賢(漢高祖的孫子。淄川國轄今山東壽光至益都一帶,都城劇縣,在今山東壽光縣南),膠東王劉雄渠(漢高祖的孫子。膠東國轄有今山東平度至萊陽一帶,都城即墨,在今山東平度縣東),濟南王劉辟光(漢高祖的孫子。濟南國轄今山東濟南市、鄒平縣等地,都城東平陵,在今山東章丘縣西),趙王劉遂(漢高祖的孫子。趙國轄有今河北邢台市、邯鄲市等地,都城邯鄲,在今河北邯鄲市)。 <118>「中山王」,中山國在今河北保定市至定縣、無極一帶,都城盧奴,在今河北定縣。 <119>「曲周侯酈寄」,酈商的兒子,繼承酈商的侯位。曲周,漢縣名,在今河北曲周縣東北。「竇嬰」,孝文帝竇皇后的堂侄,觀津(今河北武邑縣東)人。孝景初年任詹事,因破七國叛軍有功,封為魏其侯(魏其,漢縣,在今山東臨沂東南)。後得罪丞相田蚡,為救灌夫事被田蚡陷害致死。詳見本書《魏其武安侯列傳》。「欒布」,梁(今河南商丘)人。曾被賣為奴,後為燕王臧荼的軍將。漢軍俘虜了欒布,梁王彭越請求贖出欒布,為梁大夫。孝文時為燕相。詳見本書《季布欒布列傳》。 <120>「立太子」,太子劉榮,後被廢為臨江王。史書中稱作「栗太子」,因為他是栗姬所生。 <121>「御史大夫蚡」,《史記志疑》云:「史失其姓,《漢表》名介。或謂是田蚡,誤,田蚡未嘗為亞相。」 <122>「置陽陵邑」,漢景帝陵寢陽陵所在。漢景帝為自己預修陵墓,將弋陽縣改作陽陵邑,地在今陝西西安市北。 <123>「徙廣川王彭祖為趙王」,《史記志疑》云:「徙趙在五年,此書於六年,誤。」 <124>「陽陵侯岑邁」,《史記志疑》云:「《史詮》謂《漢表》缺……邁之封陽陵,《惠景表》亦失載。」 <125>「膠東王立為太子」,太子劉徹,漢景帝第九子,即漢武帝。 <126>「六月乙巳」,《史記志疑》云:「『六月』乃『二月』之誤。」 <127>「御史大夫舍」,桃侯劉舍,漢高祖功臣桃侯劉襄的兒子。桃,漢縣名,地在今河北冀縣以北。 <128>「清河王」,清河國轄有今河北故城、威縣至山東高唐縣一帶,都城清陽,在今河北清河縣東。 <129>「御史大夫綰」,建陵侯衛綰,代國大陵(今山西文水縣西南)人,曾任中郎將、中尉,以平七國亂有功,封建陵侯(建陵,漢縣名,在今山東新沂縣)。詳見本書《萬石張叔列傳》。 <130>「藍田」,漢縣名,在今陝西藍田縣西。 <131>「梁孝王武」,漢文帝次子,曾為代王、淮陽王,詳見本書《梁孝王世家》。「濟川王」,所轄地域史書失載,大致在今山東西部。「濟東王」,轄今山東濟寧、汶上等地,漢武帝元鼎二年改為大河郡,漢宣帝甘露二年改設東平國。都城無鹽,在今山東東平縣東。「山陽王」,轄今山東鄆城、嘉祥至曹縣、單縣一帶,漢武帝建元五年改為山陽郡。都城昌邑,在今山東巨野縣南。「濟陰王」,轄有今山東鄄城、菏澤、定陶一帶。都城定陶,在今山東定陶縣北。 <132>「八月壬辰」,《史記志疑》云:「是月無壬辰。」 <133>「御史大夫不疑」,塞侯直不疑,南陽(今河南南陽市)人,因領兵平七國叛亂有功被封為塞(《漢書·地理志》失載,在今陝西潼關以東)侯。詳見本書《萬石張叔列傳》。 <134>「太子立」,即漢武帝劉徹即位。 <135>「御史大夫抵」,即牛抵,曾為齊相,見《漢書·百官公卿表》。 <136>「置茂陵」,修建漢武帝的陵寢茂陵,地在今陝西咸陽市西。因原名槐里茂鄉,故稱茂陵。 <137>「柏至侯許昌」,漢高祖功臣許溫的孫子,嗣封侯。柏至縣,《漢書·地理志》失載。 <138>「御史大夫趙綰」,趙綰,代(今河北蔚縣)人。《史記志疑》案語根據《漢書·武帝紀》及《田蚡傳》等記載的趙綰建元二年歲首十月自殺,推斷趙綰任御史大夫應在建元元年。 <139>「東甌王廣武侯望」,東甌是生活在今浙江溫州市一帶的越族,漢惠帝封閩君搖東海王,都城在東甌(今浙江溫州市西),因受閩越襲擊,舉國內遷,被安置在廬江郡(漢郡,在今安徽省南部地區)。 <140>「御史大夫青翟」,庄青翟,漢高祖功臣武強侯庄不識的孫子,嗣封侯。武強,《漢書·地理志》失載。《史記會注考證》與《史記志疑》都認為其在建元二年任御史大夫。 <141>「行三分錢」,《史記志疑》案語認為,《漢書·武帝紀》記載建元五年「罷三銖錢,行半兩錢」,《食貨志》載「半兩錢法重四銖」,所以這裡的「三分」是錯字。 <142>「正月,閩越王反」,本書《東越列傳》記載:建元六年,閩越擊南越。閩越為居住在今浙江南部及福建的越族。閩越王郢,後被他的弟弟余善所殺。「孝景太后」,即漢景帝母親竇氏。《史記志疑》云:「《武紀》太后以五月丁亥崩,閩越反在八月,此書『正月』,誤。」 <143>「御史大夫安國」,韓安國,梁成安(漢縣,在今河南民權縣東北)人。曾為梁孝王中大夫、內史,詳見本書《韓長儒列傳》。 <144>「衛尉李廣」,衛尉是漢代官名,秩俸中二千石,掌管皇宮的門衛和四周屯駐的衛兵。季廣,隴西成紀(今甘肅通渭縣東北)人,擅長射箭,曾為隴西都尉、上谷太守等,多次與匈奴交戰,是當時的名將,暮年隨衛青出征,因迷路失去戰機,被迫自殺。詳見本書《李將軍列傳》。「太僕公孫賀」,義渠(今甘肅慶陽西南)人,祖先是胡人。父親公孫渾邪曾為平曲侯。平曲,漢縣,在今江蘇東海縣東南。公孫賀七次作將軍攻打匈奴,都沒有大功。詳見本書《衛將軍驃騎列傳》。「大行王恢」,大行,漢代官名,原名典客,景帝中六年改名叫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又改叫大鴻臚,掌管投降的各民族人士。王恢,燕(今河北北部)人,曾為邊邑官吏。獻計誘匈奴單于入馬邑(今山西朔縣)聚殲,因消息走漏未成,得罪自殺。詳見本書《韓長儒列傳》「太中大夫李息」,太中大夫,漢官名,屬郎中令,秩俸比千石(每月八十斛)。李息,郁郅(今甘肅慶陽)人。多次任將軍出征,後任大行。護軍、驍騎、輕車、將屯、材官等將軍,均為出征時設置的將軍名號。「篡單于馬邑」,在馬邑誘殲匈奴單于。單于是匈奴對王的稱呼,音chán yú。 <145>「瓠子」,漢代地名,在今河南濮陽。 <146>「平棘侯薛澤」,《史記志疑》云:「田蚡以三年三月卒,薛澤繼相即在此時。」《表》中列於四年是錯誤的。 <147>「御史大夫歐」,張歐,漢安丘侯張說的庶子。 <148>「十月,族灌夫家,棄魏其侯市」,《史記志疑》云:「灌夫、魏其之死在三年,不在五年,且其死亦不同月。」 <149>「南夷始置郵亭」,南夷,即西南夷,居住在今四川西南和雲南、貴州一帶的少數民族。郵亭,即驛站,官方設置的傳遞公文信件的轉送站。 <150>「衛青」,平陽(今山西臨汾市西南)人,漢武帝衛皇后的弟弟。多次出擊匈奴,被封為大將軍、長平侯。「上谷」,漢郡,治所沮陽,在今河北懷來縣東南。「雁門」,漢郡,治所善無,在今山西左雲縣西。「公孫敖」,義渠(今甘肅慶陽西南)人,為騎將軍、校尉、中將軍等,被封為合騎侯(合騎不是地名,是以軍功為侯名)。後因出兵損失士兵過多被判死刑。公孫敖便裝死,隱藏在民間,後被發覺處死。詳見本書《衛將軍驃騎列傳》。
 
  <151>「衛尉韓安國為將屯將軍,軍代,明年屯漁陽卒」,《史記志疑》云:「《匈奴傳》及《漢紀》安國屯漁陽在元光六年,此及《安國傳》、《百官表》言在元朔元年,誤。」又指出:韓安國沒有駐紮在代,駐在代地的是李息。《表》里有錯誤。漁陽,漢郡名,在今河北東北部,治所漁陽,在今北京密雲縣西南。 <152>「至高闕,取河南地」,高闕,漢代邊境要塞名,在今內蒙古杭錦後旗東北。河南地,指今內蒙古境內黃河以南的地區。 <153>「太守友」,姓共名友。 <154>「御史大夫弘」,公孫弘,薛縣(今山東滕縣以南)人,字季。曾為薛縣獄吏,以文學被徵召,作過博士、左內史,後至丞相,被封為平津侯(平津,漢高成縣中的一個鄉,地在今河北鹽山縣東)。詳見本書《平津侯主父列傳》。 <155>「定襄」,漢代郡名,轄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卓資、清水河等地,治所成樂,在今和林格爾以北。 <156>「長平侯衛青為大將軍,擊右賢」,《史記志疑》云:「青破右賢王后乃拜大將軍,是時為車騎將軍也,此與《匈奴傳》同誤。又『右賢』下缺『王』字。」「蘇建」,杜陵(今陝西西安市東南)人,曾任校尉、將軍,因軍功被封為平陵侯。「左內史李沮」,左內史,掌管京師北部地區行政的官員,後改名左馮翊。李沮,雲中人。「太僕賀為車騎將軍」,《史記志疑》云:「考《傳》及《漢書》無『車』字。」「代相李蔡」,成紀人,因與匈奴作戰有功被封為樂安侯(漢縣,在今山東博興以北),後曾任丞相,犯法被處死。「岸頭侯張次公」,河車人。河車在《漢書·地理志》中沒有記載,懷疑是河東之誤。張次公以校尉的身份隨衛青出征,有功,被封為岸頭侯。岸頭,河東皮氏縣的一個鄉亭名,地在今山西河津縣。「皆屬太將軍」,《史記志疑》云:「當雲『皆屬車騎將軍』。」 <157>「翕侯趙信」,本為匈奴國相,投降漢朝後被封為翕侯,翕,音xī,魏郡內黃縣的一個鄉名,在今河南內黃縣西。 <158>「淮南王安,衡山王賜」,劉安、劉賜均是漢高祖的孫子,淮南厲王劉長的兒子。淮南王轄今安徽淮南、壽縣、合肥至江蘇南京一帶。衡山王轄有今安徽霍丘、固始、六安一帶。 <159>「御史大夫蔡」,即李蔡。 <150>「江都王建反。膠東王子慶立為六安王」,劉建,漢景帝的孫子,江都王轄有漢會稽、丹陽二郡,在今江蘇、安徽的長江以南地區及浙江等地。劉慶,漢景帝的孫子。六安王轄有今安徽霍丘、固始、六安一帶。 <161>「冠軍侯霍去病」,是衛青的外甥,曾為皇帝侍中,後為剽姚校尉,因軍功被封為冠軍侯(以軍功命名),多次大破匈奴,官至驃騎將軍。詳見本書《衛將軍驃騎列傳》。「祁連」,山名,在今甘肅酒泉市南。「博望侯張騫」,漢中人(一說漢中成固人,在今陝西城固縣),曾出使月氏,被匈奴扣留十餘年,仍手持漢節,後逃走,到大宛、康居、大夏等地,返回漢朝後為太中大夫。張騫以校尉身份隨衛青擊匈奴,被封為博望侯(博望不是地名,因張騫熟悉北方地形而得名)。後任大行。詳見本書《大宛列傳》。「右北平」,漢郡名,轄有今河北唐山以北、薊縣以東地區及遼寧西部,治所平剛,在今遼寧凌源縣西北。 <162>「御史大夫湯」,即張湯。 <163>「主爵趙食其為右將軍」,主爵中尉,漢代官名,秩俸二千石,掌管列侯,武帝太初元年改名為右扶風。趙食其,祋祤(音duì xǔ,今陝西耀縣)人,出征迷路誤了軍機,罪該斬首,以錢贖罪免官為平民。「平陽侯曹襄」,漢高祖功臣曹參的孫子。 <164>「蔡坐侵園堧」,蔡,丞相李蔡。侵園堧,指侵佔了皇帝陵園神道外面的空隙土地。堧,音ruán。 <165>「胥為廣陵王」,廣陵國轄有今江蘇泗陽、阜寧、寶應至泰州、揚州一線地區,都城廣陵,在今江蘇揚州市。 <166>「太子太傅高陵侯趙周」,太子太傅,漢代官名,負責太子的輔佐教導事務,秩俸二千石。高陵,在今陝西高陵縣。 <167>「御史大夫慶」,即石慶,趙人。太中大夫石奮的小兒子,曾為內史,後為丞相,被封為牧丘侯(牧丘,《漢書·地理志》不載)。詳見本書《萬石張叔列傳》。 <168>「立常山憲王子平為真定王,商為泗水王」,常山憲王劉舜,是漢景帝的兒子。常山國轄有今河北石家莊、正定、藁城等地,都城真定,在今河北石家莊東北。泗水國轄有今江蘇泗陽等地,都城凌,在今江蘇泗陽西北。「河東汾陰得寶鼎」,河東郡汾陰縣,在今山西萬榮縣西。本書《孝武本紀》記載:夏天六月,汾陰的巫神錦,在后土祠旁祭祀時,從土中挖出一個鼎,鼎沒有文字款識,刻的花紋很精細,和其他的鼎不同。漢武帝把它迎接來,認為是祥瑞。 <169>「三月中,南越相嘉反」,《史記志疑》云:「《漢紀》是四月事。此言三月中,非。」嘉,呂嘉,後被漢軍捕殺。 <170>「八月,周坐酎金,自殺」,《史記志疑》云:「《漢紀》及《公卿表》,丞相趙周之死在九月,此言八月,誤。」酎金是每年皇室祭祀宗廟時諸侯們送來的貢獻金錢,用來供助祭祀。如果送來酎金的數量、成色不足,或者貪污,都成為罪名。 <171>「九月辛巳」,《史記志疑》云:「《公卿表》趙周以九月辛巳下獄死,石慶以九月丙申為丞相。」 <172>「衛尉路博德」,平州(今陝西神木縣北)人,曾為右北平太守,擊匈奴有功,被封為符離侯。符離在今安徽宿州市東。「桂陽」,漢郡名,轄有今湖南耒陽、郴州及廣東韶關、英德一帶。「主爵楊仆」,宜陽(今河南宜陽縣西)人,以吏出身,後為御史,以嚴酷出名。「豫章」,漢郡名,轄今江西。「伏波將軍」、「樓船將軍」,都是征伐南方時臨時設置的將軍名號。 <173>「十二月,東越反」,《史記志疑》云:「《史》、《漢》傳其反在秋,此誤。」建元六年,漢朝立閩越王的弟弟余善為東越王,元鼎六年,余善自立為帝,發兵反漢。 <174>「故龍頟侯韓說為橫海將軍,出會稽」,韓說是漢文帝時弓高侯(弓高,在今河北阜城縣南)韓頹當的庶孫。因攻打匈奴有功,被封為龍頟侯(在今山東禹城縣南),因酎金不足被免去侯位,所以叫「故龍頟侯」。會稽,漢郡名,轄有今浙江中、南部及福建省。「中尉王溫舒」,陽陵(今陝西涇陽東南)人,是漢代有名的酷吏。詳見本書《酷吏列傳》。 <175>「御史大夫式」,即卜式,河南人。講孝悌,善於經營農牧業。曾願把一半家財捐獻給國家,後拜為郎、緱氏(緱,音gōu,今河南偃師縣南)令等。詳見《漢書·公孫弘卜式兒寬傳》。 <176>「御史大夫寬」,即兒寬,千乘(今山東高青縣東)人。兒寬以儒生出身,是著名學者孔安國的弟子,為人寬厚溫良,善於治政。詳見《漢書·公孫弘卜式兒寬傳》。 <177>「左將軍荀彘出遼東,擊朝鮮」,荀彘,太原廣武(今山西代縣)人。因為善於駕車被任為侍中,多次隨衛青出征匈奴。後在出征朝鮮時縛捕楊仆,違法,被處死。「遼東」,漢郡名,轄今遼寧省大部。「朝鮮」,國名,轄有今朝鮮北部及吉林南部部分地區。漢武帝滅朝鮮,在那裡設置了樂浪、玄菟、真番、臨屯等郡。 <178>「改歷,以正月為歲首」,漢代原使用秦代曆法,以十月為歲首。太初元年五月,漢武帝下詔改換曆法,參照夏曆,把正月定為歲首,歷史上稱為《太初曆》。 <179>「三月丁卯」,太僕公孫賀為丞相,封葛繹侯」,《史記會注考證》引《漢書·百官表》作「閏月丁丑」。《史記志疑》云:「考是年無閏,況漢歷遇閏皆歸於歲終稱後九月,太初改歷已後或不,但只言閏月,未識何月。……閏月既誤,丁丑之日亦非,則作『三月丁卯』是也。」公孫賀,曾任舍人、太僕、輕車將軍等,後代石慶為丞相,因被朱安世告發用巫術詛咒皇帝,被捕,死在獄中。詳見《漢書·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葛繹,漢代地名,可能指東海郡下邳附近的葛嶧山,在今江蘇省邳縣以南。 <180>「御史大夫延廣」,史籍中未載其姓。 <181>「御史大夫卿」,即王卿。 <182>「御史大夫周」,即杜周,南陽杜衍(今河南省南陽市西南)人,為西漢著名酷吏,曾任廷尉史、中丞、廷尉等。詳見本書《酷吏列傳》。 <183>「貳師將軍李廣利」,漢武帝李夫人的哥哥。太初元年,漢武帝想攻至貳師城取得好馬,故以「貳師」為將軍號。「余吾水」,今蒙古人民共和國烏蘭巴托以西的土拉河。「因桿將軍」,因桿,地名。桿,音yú。 <184>「太始元年」,據《史記集解》引班固云:「司馬遷記事訖於天漢。」以下部分為後人續補。《史記志疑》云:「以《漢書》校之,大多乖迕。」所以前人多不加訂正討論。實際上本《表》均為後人補作。 <185>「賀坐為蠱死」,賀即丞相公孫賀。蠱,音gǔ,原指最厲害的毒蟲。此處指用巫術詛咒毒害他人。據《漢書·公孫賀傳》載:公孫賀因被告發讓巫師做法術詛咒皇帝,又在甘泉的馳道上埋偶人詛咒,被捕,死在獄中。 <186>「太子發兵,殺游擊將軍說、使者江充」,太子,指武帝戾太子劉據。說即按道侯韓說。當時漢武帝年老,認為左右親近中有人用巫術詛咒自己,便命令江充、韓說等人追查此事。江充因為和太子有矛盾,怕太子即位後誅殺自己,就在太子宮中挖出桐木人。太子見事情緊急,接受少傅石德建議,派賓客殺了韓說,又向皇后說明,出動長樂宮衛兵殺死江充。丞相劉屈氂率兵與太子軍戰。太子兵敗逃亡,後自殺。詳見《漢書·武五子傳》。江充,趙國邯鄲(今河北邯鄲市)人,其妹嫁趙太子丹,後得武帝寵信,任直指繡衣使者、水衡都尉等。詳見《漢書·蒯伍江息夫傳》。 <187>「劉屈氂為丞相,封彭城侯」,劉屈氂,為武帝庶出兄長中山靖王的兒子。後因被內者令郭穰告發有詛咒皇帝,讓巫師行巫術的罪行,被腰斬。劉屈氂被封為澎侯,澎所在地不明,晉灼註:「東海縣。」但《漢書·地理志》東海郡中闕載。劉屈氂生平詳見《漢書·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 <188>「重合侯莽通出酒泉」,莽通,因與戾太子軍作戰有功被封為侯。重合,具體所在不詳。酒泉,在今甘肅酒泉市。 <189>「大鴻臚田千秋為丞相,封富民侯」,田千秋,又稱車千秋,以上書漢武帝為戾太子辯冤而得官。詳見《漢書·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富民侯,可能是因文義而定名,不是地名。 <190>「二月己巳,光祿大夫霍光為大將軍,博陸侯」,《漢書·百官公卿表》作「二月丁卯」。霍光,驃騎將軍霍去病的弟弟。從任郎官出身,升至奉車都尉(漢官名,掌管皇帝的車輿,比二千石)、光祿大夫(漢官名,原名中大夫,掌管建議評論,比二千石)。漢武帝臨終時,委託霍光輔政。詳見《漢書·霍光金日磾傳》。博陸侯,顏師古注云:「蓋亦取鄉聚之名以為國號,非必縣也。」「都尉金日磾」,原為匈奴休屠王太子,匈奴昆邪王殺休屠王降漢,金日磾被收作官奴隸,在黃門養馬,得武帝寵信,提升至中駙馬都尉(漢官名,掌管皇帝車駕的副車馬及近侍馬匹,比二千石)、光祿大夫。後與霍光共輔政。詳見《漢書》霍光金日磾傳》。 <191>「衛尉王莽為左將軍」,《漢書·百官公卿表》作右將軍。此王莽並非西漢末年篡漢的王莽。「上官安」,為大將軍上官桀之子。 <192>「光祿勛張安世」,漢代酷吏張湯之子。光祿勛,漢官名,本名郎中令,武帝太初元年改名,掌管宮殿門戶。張安世生平詳見《漢書·張湯傳》。 <193>「御史大夫」,即王,出身郡縣小吏,後升至右扶風,代車千秋為丞相。詳見《漢書·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 <194>「擊烏丸」,烏丸,史籍中又作烏桓,東胡(活動在東北地區的游牧民族)別種,西漢初年受匈奴攻擊,退居烏桓山(在今內蒙古東部),因名為烏桓。 <195>「楊敞」,曾為大將軍軍司馬,受霍光厚待,升至大司農。詳見《漢書·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 <196>「御史大夫蔡義為丞相,封陽平侯」,蔡義,明經出身,曾為大將軍幕府。後因給昭帝講《韓》,升為光祿大夫。詳見《漢書·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陽平,漢縣,地在今山東莘縣。《漢書·外戚恩澤表》載蔡義封七百戶,不可能是縣侯,此陽平侯是否是陽平縣待考。 <197>「龍頟侯韓曾」,為韓說之子。《漢書》中作「韓增」。龍頟,在今山東禹城縣南。頟,音lùo,「水衡都尉趙充國」,水衡都尉,漢官名,掌管皇帝御苑上林苑,首都水流池沼等,秩俸二千石。 <198>「昌水侯田廣明」,以郎出身,多次擒獲盜賊反叛,升為大鴻臚。後因有罪自殺。詳見《漢書·酷吏傳》。昌水,其地不詳。 <199>「龍頟侯韓曾為後將軍,營平侯趙充國為蒲類將軍,度遼將軍平陵侯范明友為雲中太守,富民侯田順為虎牙將軍」,《漢書·宣帝紀》及《匈奴傳》均作「前將軍韓增」,「後將軍趙充國為蒲類將軍」(蒲類,是匈奴活動地區的一個湖澤名,在敦煌以北。漢朝廷以這個進軍目標為將軍名稱),「雲中太守田順為虎牙將軍」,《史記》此處有誤。田順,丞相田千秋(車千秋)的兒子。後因有罪,自殺。 <200>「三月戊子,皇后崩」,《漢書·宣帝紀》作「正月癸亥,皇后許氏崩」。許氏,為漢元帝母,被霍光妻子收賣的醫生淳于衍毒死。
 
  <201>「六月乙丑」,《漢書·宣帝紀》及《百官公卿表》均作「六月乙丑」。據《二十史朔閏表》,本始三年六月己卯朔,當月內無乙丑。 <202>「長信少府韋賢為丞相,封扶陽侯」,長信少府是漢代官名,原稱長信詹事,掌管皇太后宮中的一切事務。韋賢,漢代名儒,魯國鄒(今山東鄒縣東南)人。曾為漢昭帝師。詳見《漢書·韋賢傳》。扶陽,漢縣名,屬沛郡,地在今江蘇淮北市以北。 <203>「十月乙卯,立霍後」,《漢書·宣帝紀》作「三月乙卯,立皇后霍氏」。霍氏為霍光的女兒。 <204>「霍禹」,霍光的兒子,繼承霍光的博陸侯爵位,後任大司馬,因謀反被殺。詳見《漢書·霍光金日磾傳》。 <205>「立太子」,太子即漢元帝劉奭。 <206>「御史大夫魏相為丞相,封高平侯」,魏相,濟陰定陶(今山東定陶)人。由郡卒吏(小吏)出身,曾任茂陵令、河南太守、大司農等。宣帝期間輔政,被稱作賢臣。詳見《漢書·魏相丙吉傳》。高平,漢縣名,屬臨淮郡,地在今江蘇泗洪縣南。 <207>「邴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善法律,自魯獄史出身,曾任廷尉右監、大將軍長史、光祿大夫等,宣帝即位後為御史大夫,後又為丞相。史稱賢臣。詳見《漢書·魏相丙吉傳》。 <208>「七月壬寅,禹要斬」,《漢書·百官公卿表》作「七月壬辰」。 <209>「上郊甘泉太畤、汾陰后土」,甘泉,漢代地名,在今陝西旬邑以南,漢代在此建有甘泉宮。太畤,即泰一畤,祭祀天神泰一的神壇。汾陰,漢代地名,在今山西萬榮縣以西。后土,是祭祀地神后土的社壇。 <210>「擊羌」,羌,活動在西北今甘肅、青海等地的少數民族。 <211>「祋祤」,漢代縣名,屬左馮翊,在今陝西耀縣。 <212>「博陽侯」,博陽,漢縣名,屬汝南郡,在今河南周口市東南。 <213>「御史大夫望之」,即蕭望之,東海蘭陵(今山東棗莊市東)人。儒生出身,曾任諫大夫、丞相司直等,後任前將軍,輔政,因有罪自殺。詳見《漢書·蕭望之傳》。 <214>「延壽」,即許延壽。 <215>「御史大夫霸」,即黃霸,淮陽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從卒史出身,曾為丞、太守,後為丞相,封建成侯。建成,漢縣名,地在今河南永城縣南。 <216>「御史大夫延年」,即杜延年,杜周的小兒子,為人寬厚,曾任太僕。詳見《漢書·杜周傳》。 <217>「御史大夫定國」,即於定國,東海郯(今山東郯城縣)人。郯,音tán。於定國出身獄史,曾任御史中丞、光祿大夫,後為丞相,封西平侯。詳見《漢書·雋疏於薛平彭傳》。西平,漢縣名,在今河南舞陽縣南。 <218>「陳萬年」,沛郡相(今江蘇淮北市西)人。以郡吏出身,曾任縣令、廣陵(漢郡,地在今江蘇揚州)太守、右扶風等。詳見《漢書·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 <219>「樂陵侯史子長為大司馬、車騎將軍」,《漢書·百官公卿表》作「樂陵侯史高」。《漢書·王商史丹傅喜傳》亦載:史丹子史高,因為揭發霍禹造反被封為樂陵侯。宣帝拜史高為大司馬車騎將軍。史書不載史高字。此史子長疑誤。本書《建元以來侯者年表》褚少孫所補部分亦作樂陵侯史子長。 <220>「執金吾馮奉世」,執金吾是漢代官名,本稱作中尉,漢武帝時改名執金吾,掌管京城的巡查治安防衛,秩俸中二千石。馮奉世,上黨潞(今山西潞城縣東北)人。曾為郎,出使西域,後為光祿大夫、水衡都尉,多次立有戰功。詳見《漢書·馮奉世傳》。 <221>「(五年)二月丁巳,平恩侯許嘉為左將軍」,《漢書·百官公卿表》初元三年載許嘉為右將軍,五年遷。永光三年又載左將軍衛尉許嘉為大司馬車騎將軍。此處記初元五年二月丁巳許嘉為左將軍可能不誤。許嘉為平恩侯許廣漢的侄子,襲封。平恩,漢縣名,在今河北丘縣以南。 <222>「中少府貢禹」,《漢書·王貢兩龔鮑傳》作「長信少府」。貢禹,琅邪(今山東諸城)人。被征為博士,元帝時征為諫大夫、光祿大夫等職,多所匡諫。詳見《漢書》本傳。初元五年十二月貢禹卒,依例應倒書,此處遺漏不書。「薛廣德」,沛郡相(今江蘇淮北市西)人,以教授《魯詩》出身,能直言爭諫。詳見《漢書·雋疏於薛平彭傳》。 <223>「平昌侯王接」,漢宣帝舅王無故子,五鳳元年嗣封。 <224>「韋玄成」,丞相韋賢的小兒子。曾任諫大夫、河南太守、太常等。詳見《漢書·韋賢傳》。 <225>「右扶風鄭弘」,泰山剛(今山東寧陽縣北)人,精通法律,曾任南陽太守、淮陽相等官職。 <226>「光祿大夫樂昌侯王商」,涿郡蠡吾(今河北蠡縣)人,漢宣帝舅王武的兒子。後任丞相,被王鳳等人誹謗而免相病死。詳見《漢書·王商史丹傅喜傳》。 <227>「光祿勛匡衡」,東海承(今山東棗莊市南)人。家貧而好學,曾為平原文學、博士、給事中等。後因被告發侵佔了侯國界外的田地而免官。詳見《漢書·匡張孔馬傳》。 <228>「衛尉繁延壽」,《漢書·百官公卿表》作李延壽,又記載「一姓繁」。繁,音pó。 <229>「衛尉楊平侯王鳳」,應作陽平侯。陽平,漢縣名,在今山東莘縣。王鳳,漢元帝王皇后的長兄,繼承了其父王禁的侯位,為大司馬專權十一年,陽朔三年病死。此《表》陽朔三年闕載王鳳卒一事。 <230>「右將軍樂昌侯王商為光祿大夫、右將軍」,《漢書·百官公卿表》作「右將軍王商為左將軍」。本傳亦同。此《表》誤。 <231>「王商為右丞相」,《漢書·百官公卿表》作「丞相」。「右」字衍文。本傳亦作「丞相」。 <232>「長樂衛尉史丹」,長樂衛尉,漢官名,掌管長樂宮的禁衛士兵。史丹,魯國(今山東曲阜)人。祖姑母史良娣,為漢宣帝的祖母。因外戚恩封官職,曾任中庶子、駙馬都尉、侍中等。詳見《漢書·王商史丹傅喜傳》。 <233>「太僕平安侯王章」,按之《漢書·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及《外戚恩澤侯表》,均未見有平安侯王章,疑此處平安侯為衍誤。 <234>「張禹」,河內軹(今河南濟源縣南)人。幼學經書,以郡文學出身,後為博士,教授太子(漢成帝)《論語》。後任諸吏散騎光祿大夫等職。詳見《漢書·匡張孔馬傳》。 <235>「太僕王音」,漢元帝王皇后的堂弟。侍奉王鳳如子,得到王鳳的寵信,被王鳳推薦代替自己任大司馬。詳見《漢書·元後傳》。 <236>「十月乙卯,光祿勛於永為御史大夫」,《漢書·百官公卿表》作「十一月丁卯」。於永,於定國的兒子。曾任侍中中郎將、長水校尉,娶館陶公主。詳見《漢書·雋疏於薛平彭傳》。 <237>「薛宣」,東海郯(今山東郯城縣)人。少年時為佐吏,後被察舉孝廉、茂材,任長安令、御史中丞等。後升任御史大夫、丞相,因廣漢郡起盜賊,邛成太后喪事倉促等過失被罷免。詳見《漢書·薛宣朱博傳》。 

無憂書城 > 歷史小說 > 史記 > 史記十表 > 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
回目錄:《史記十表》

發表評論

看過此書的人還喜歡

1卷二:水龍吟作者:熊召政 2魏書 3大生意人7 : 結局作者:趙之羽 4康熙大帝 第三卷 玉宇呈祥 5康熙大帝 第一卷 奪宮 查看圖書全部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