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書城
返回 無憂書城目錄
無憂書城 > 歷史小說 > 金甌缺 > 第二十九章

第二十九章

所屬書籍: 金甌缺

  (一)

  保州位於燕山府以南,真定府以北,正好處在從燕山到真定一條由東略略偏西的南北大道的中心點上。它東西又與雄州處在平行線上,高低位置,大略相等。

  五代未季,雄才大略的周世宗發動全面進攻,迅速從契丹貴族手裡收復瀛、鄚等州。兵鋒所向,契丹人望風奔潰,幽州城內的統帥部已準備倉皇北撤,收復燕雲十六州、進而統一全國的大業似乎已是指顧間的事情。由於一個偶然因素,在那關鍵時刻,周世宗忽然染上熱症死亡。後來的宋太祖趙匡胤沒有能夠在這結實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周世宗未競的大業,但在思想上並未放鬆過為統一全國做好準備工作。他重視周世宗新收復的土地,加強了那裡的政權建設,划出鄚州一部分的地區置保塞軍①,他的兄弟宋太宗趙光義又改保塞軍為保州,它與平行線上的雄州一樣都是宋遼接界處的邊境重鎮。

  世代居住西陲,並且早已成為熙州土著的馬氏家族本來與北邊的保州風馬牛不相及,自從政和八年馬政接受任務,第一次出海與完顏阿骨打舉行「海上之盟』的外交談判以來,他就深深感到任務的艱巨性和重要性,決非一年半載內就能輕易解決。為了出海航行的方便,到了第二年,他就悄悄地把自己那個簡單的家庭從西北邊庭遷到京東東路黃海之濱的牟平縣。

  隨著形勢的發展,即使遷居到牟平縣也遠遠不能適應需要。這時他看到朝廷已經有了與遼一戰以收復燕雲諸州的決心,正在極積籌備軍事行動。他除了本身的外交活動外,也參與了軍事策劃,並且提供了必要的情報。又是為了工作的需要,他再次把家庭從牟平遷到宋遼邊界的保州。

  海上之盟引起了兩次伐遼戰爭,伐遼戰爭的失敗導致了金人的入侵。根據這條順理成章的邏輯,後來有人追溯北宋亡國的原因,歸咎於海上之盟。最早參加海上之盟並且一直起著積極作用的馬政,相應地也成為造成北宋滅亡的罪人。運用這條簡單邏輯的人忘記了海上之盟不能為伐遼戰爭的失敗負責,伐遼戰爭不能為金人入侵、北宋滅亡負責,如果處理得好,這些戰爭都可能發生完全相反的結果。問題在於北宋末年這個腐敗透頂的政府、腐敗透頂的宣和天子和當時的權貴集團,已經為亡國製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可以說他們無論幹什麼,最後都逃不了亡國的命運。

  放過這些最本質的原因不談,而把責任追究到少數幾個執行政策(還不一定是錯誤的政策)、實心辦事,確有成效的具體人員,這種論斷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歷史的客觀實際。

  要了解背上「海上之盟的罪魁禍首」這口黑鍋的馬政。只要看看他在兩年之內三易住處這件小事就可以知道他是怎樣的一個人了。

  不能脫離歷史的具體條件來評論人物,兩年之內,三易住處,對於普遍抱有安土重遷思想的當時人來說是很不尋常的事情。但馬政這樣做確實很有必要。宣和三年冬,完顏阿骨打襲破遼的首都中京,天祚帝南逃燕京,接著又西入陰夾山的鴛鴦泊,從此就把他的政權建立在有水草可逐的流動的「奈缽」②中。這條頭等重要的消息,就是馬政遷居邊境保州後。派了人潛入遼境,覘探得知的。可笑當時的知雄州和詵,身為邊境地方長官,負有「覘探敵情」的正式任務,手下還擁有一整套「刺探」機構,對這樣重要的消息竟然被懵在鼓裡,一無所知。他是依靠製造假情報,或者半真半假的情報來取得朝廷信任的,從而積極主張發動伐遼戰爭,還覬覦副都統制之職,想與种師道爭一日之短長。

  單從這一點上來看,馬政與和詵就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可是在當時的官場上,象和詵這樣的官兒比比皆是。他有本領包攬情報工作,製造假情報,高唱伐遼,從而影響了朝廷的決策,這在當時已被公認為是個了不起的邊才。

  明知道任務有危險,自己身膺王命,說不得只好捨命去干,但決不能把愛子親兒拉進去,免得發生不測時,父子同歸於盡,這又是常識的做法。如果這樣做,誰也不會提出異議,但是馬政經過與完顏阿骨打一度洽談後,偏偏又把親子獨兒馬擴拉進去做自己的助手,參加「海上之盟」的談判,甘冒極大的風險而不知回頭。

  明知道局勢發展到這一步,戰爭已無可避免,把家庭遷到距寓戰地較遠的地方以策安全,這也是常識的做法。凡是身歷其境的人都會這樣考慮問題。例如這個高唱伐遼、慷慨陳詞,表示願意獻身疆場的知雄州和詵,投等到西軍開抵雄州,先要緊把自己的家庭悄悄地遷離是非之地,搬回到非常安全的濮州鄄城老家去。借口總是容易找的,或者是老母病了,要回鄉去頤養,或者老婆要做產,在前線邊城不方便,再不然說得更加漂亮一點是:把家庭遷走,包袱卸掉,自己就好輕裝上陣。總之隨便他怎樣說都有十足的理由,決不會受到任何非難。而做著與他完全相反的非常識的事情的馬政,卻也沒因此受到朝廷的表揚。人們議論他,頂多是:「這個古怪的人這會子把家庭遷到前沿來了,想是戀妻愛孫,捨不得遠別,再就是貪圖安逸,省得兩頭奔跑。」很少有人願意承認他的搬家是為了「王事」之需,是為了覘探敵況、商量軍情的方便。他們又怎能體會到他搬家的進一步的用意是在於表示破釜沉舟,不惜以全家的生命為事業之殉的決心。

  人與人在精神上的距離可以是十分窵遠的,儘管是同僚、鄰舍,每天在一起,卻永遠不能理解對方心裡在想什麼。這因為在兩者之間隔開一條不能相通的道路,他們的關係叫做「咫尺天涯」。

  馬政的家庭有著非一般人所能理解的精神狀態。

  這個家庭,從馬政開始,到他的妻子丁氏,到他的早在十多年前就成為國殤的長子馬持的寡孀和馬持的遺腹子亨祖,連同馬擴以及加入家庭組織不久的新婦嚲娘在內,所有戰鬥的和非戰鬥的人員都把這場伐遼戰爭以及由它誘導出來很可能就要爆發的宋金戰爭看成為他們自己的家事,無條件地支持它,為它嘔心瀝血,為它奔走馳驅,為它鞠躬盡瘁,並且在精神上準備著必要時為它獻出自己的和親人的血,義無反顧。

  以上追溯的都是過去的事情。現在馬擴借公差之便,回到保州老家,探視老母、寡嫂、孤侄、妻子,表面上是探親——當然探親也並不假。他多麼需要以親人之情來潤濕自己枯竭的心田,實際上述有更加重要的任務。同時他也為戰爭已經非常迫近了,要給家裡一點暗示,使他們做好更充分的精神準備。

  (二)

  馬擴是在母親房裡看見嚲娘帶著侄兒亨祖一起進來的。他們彼此問了好,馬擴問起嫂子和趙傑娘子。

  「大嫂和趙大嫂都下田幹活去了,要摸黑才得回來嘎!」

  嚲娘由於自己沒跟她們一起下田勞動,不無有點赧然地回答。這種赧然的意識來源於她的謙卑,永遠以為自己佔了他人的便宜,其實是沒有必要的,因為按照馬母的安排,家裡每個人都有明確的分工。總持家務的馬母,只要健康情況許可,自己也要下田。她從西北帶來的田間知識,在這裡仍然適用。家人們在勞動中發生了疑問,都要好象請教一個老農一樣來請教她。她一直是田頭的主宰者,直到趙傑娘子來到這裡以前。

  從她們的家搬來保州後,馬母就割得三十多畝田地,依靠自家和僱工的勞動,有所進益,並且遂漸成為家庭生活的主要來源。馬政、馬擴長年離開家裡,馬政複員到西北後,按照西軍的傳統,他的俸祿收入,幾乎是與部下共同分享的。而馬擴東奔西走,大手大腳地賑濟朋友部屬,領來的請受,不僅不能夠幫助家庭生活,有時還不免要給嚲娘寫信,從母親那裡颳去一點。有時信里寫明請交來使白銀十兩,很可能這個信使就是受賑濟者。白銀坐等要取走,哪管家裡抽筋剝皮!在這方面,馬擴倒真該臉紅一下的,大約他不會有赧然的意識,如果他要用的錢是十分必要的,不向家裡,去向哪個要?遊子取給於家,乃是天經地義的道理。他的複雜的頭腦里,每天都在千思萬想,大約就是算不清楚家用的經濟賬。

  可以伸出手來,無限制地向家裡要錢,可以伸出手來,無休止地向母親要索她的母愛,這是從十五歲以後就離開家庭從軍、參政,已經作出一番事業的馬擴身上殘留下來的親子、嬌兒的依戀。每次他回到家裡,這種殘餘的依戀就會無限地擴大起來,終於把他完全掩沒了為止。

  嚲娘在家庭中的分工是利用她的文化知識為亨祖授讀。在那邊境小城裡,亨祖沒有可以附讀的地方。讓嚲娘擔負起馬家第三代的教育,顯然是最重要的任務。嚲娘的文化程度也很有限,但在這個軍人世家中,已算得是個女秀才。她一心想把這份吃力的工作做好,以盡對馬家的責任。看得出她是十分努力的,她熬得兩眼通紅,晝夜沒個休息,還怕教不好書。特別愛憐她的馬母,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不再給她分配其它的任務。

  一落地就失去母親的嚲娘對於還沒落地就失去父親的亨祖有著一種超越家放關係的特殊感情。這種以彼此生活中的不幸為紐帶而聯結起來的感情有著非常堅韌的性質。雖然她們彼此都怕觸痛這個創口,有意把它嚴密地封閉起來。

  任何一個教育家都明白在受教者和授教者之間先要建立起感情,有了它,教學的成績就能事半功倍。

  嚲娘按照當初馬擴教育自己的方式去教育侄兒,連授課的內容也完全相同:《史記》、《左傳》、《唐詩》、《楚辭》。這些書家裡都有,有的還是嚲娘作為嫁妝帶過來的。可惜《楚辭》丟失了一本,她記得那一本的文字特別艱深,詰屈聱牙,她自己也讀不懂,丟了倒好。所有這些書,她都照當年馬擴為她講解的講解給侄兒聽。有時講得精彩,亨祖聽了入迷,她就低聲靦腆地向學生聲明,自己無非把三叔講過的書複述一遍給他聽罷了。說到「三叔」時,她的心就會狂跳起來,而她感覺到侄兒也有同樣的激動,因此一天中,她忍不住要假借各種機會,把「三叔」提起幾次。這給了她巨大的喜悅。後來越說越多了,雖然這個家庭里每一個人都是疼愛她的,願意為她做任何可以使她高興的事情,但「三叔」仍然是一個秘密,只能在侄兒面前一天多次地提到他。

  說自己只不過複述「三叔」的講解,那無非是借這個機會多提到一次「三叔」。她說得太謙虛了,事實上,她在講解中,按照自己的理解,已經灌注進不少她特有的柔情、激情,再加上纖細的感覺和微妙的聯想力,這些在馬擴的講課中都沒有,也許是他有意避免了的,而她卻摻雜進去很多。她講得深刻、雋永、形象、激動,使每一首詩,每一篇文章都變成一則傳奇性的故事,一首音調激越的軍歌。

  有一天講韓愈的《張中丞傳後敘》,她把馬擴講給她聽的許多有關張巡、許遠守睢陽的史實都串在一起講給侄兒聽了,那許多材料在文章中都沒有寫到。然後講到南霽雲斷指誓矢,講到他們受俘時,張巡對南霽雲說的「南八男兒死則死爾」的話,她不禁先流出了眼淚,然後侄兒也跟著哭出來。他們都沒有說話,但在那淚光中分明閃耀著他爹和二叔的影子。

  馬擴授課中絕對不允許學生流淚,那是一條戒律。

  嚲娘就是用這種柔情、激情來彌補她學問欠缺的不足,而使受教者稚嫩的心苗中產生了感情早熟的跡象。他領受了雙份的母愛,他從嬸母身上得到的,甚至比母親還多。他多情善感,富於想像力。他神往於英勇捐軀的爹和二叔,那是奶奶、母親和其他人告訴他的,他得之於耳聞,那好象是已經過了幾百年的事,他對爹和二叔只存一個神聖的回憶和模模糊糊的印象。他更神往於傳奇性的三叔,那不僅得之於別人的口述,也有自己的觀察。三叔才是一個存在的實體。他早已習慣了從三叔的每句話,每一個動作中追蹤他的英雄業績和高尚的道德品質。這個習慣在嬸母進門前已經養成了的,現在他更要求嬸母多講講三叔的一切。伐遼之役,三叔單騎陷陣這件事,在他的小小的心靈中已經追摹過幾十次、幾百次,好象他一遍一遍地在描紅簿上,把自己用濃墨寫的墨字覆蓋在紅字上面一樣。現在他又慣於在嬸母的授課中,以三叔的語言行動來印證、比較書本上記述的那些古人的教訓和言行。他把人類分成兩大部分,所有活著的和死去的好人佔一半,三叔一個人佔了一半。他的課程,包括嬸娘講解的內容和時間大體上也按照著這個比例進行。

  家裡另外兩個中年的婦女,對嚲娘來說,都是大嫂。一個是丈夫的親哥哥的妻子,另一個是丈夫的義兄的妻子。她給了她們同樣的尊敬、同樣的稱呼,只不過在後者的稱呼上加上一個姓氏以示區別。當她與趙大嫂單獨在一起時,這個區別沒有必要了,她就省掉這個趙字,也成為大嫂。趙大嫂是馬擴找來為嚲娘作伴的。在一年多時間裡,她成為這個家庭中必不可少的成員。她是田間操作的主要勞動力,是內外一把抓的家務主要操持者,更加重要的,她是馬擴與當時散處在河北、河東各地義軍諸頭領的主要聯繫人。馬擴回家的時間不多,義軍諸頭領就以他的家為據點,通過趙傑娘子與馬擴以及與其他頭領進行聯繫。趙傑已經來過多次,在這裡當然是熟門熟路了。當時河北義軍領袖石子明和河東義軍領袖韋壽栓都曾到馬家來過。

  馬擴與義軍諸頭領發生不尋常的關係是因為他充分估計到在抗金事業中與義軍合作的必要性。趙傑娘子就是為了實現這個目的來到馬家的。她很忙。不能象劉錡娘子那樣與嚲娘朝夕盤桓,她來了,就給嚲娘增加生活的勇氣,因為無論從本質和精神方面來說,她都是十分結實的,足以使人對她產生信任感。

  馬擴估計嚲娘一定聽到他對戰爭和時局形勢的說明了,正當她們進房的時候,馬擴與母親說到不出一個月,宋、金戰爭必將爆發。現在與妻子交換了寒暄,問了家裡每個人的情況,又繼續就戰爭問題與母親談下去。他們馬家傳統的生活信條是不妄語,不危言聳聽,不作沒有根據、沒有把握的模稜兩可的預測。他以斬釘截鐵的語氣判斷一個月內必將發生戰爭,那一定是戰禍已經迫在眉睫了。對這一點,大家都信任他,誰也沒有懷疑。

  一生中不知道見過多少次大戰、小戰的馬母乍聽到這個消息後的反應是平靜的,好象這一場大家談論已久的戰事,即使就要爆發。也不是什麼意外事件,也好象當初在西北時,經常聽到公公、丈夫和兒子帶回來戰爭爆發的消息一樣。她首先想到的是徵人而不是自己的安危。

  「娘啊!這一遭可不比往常與河西家作戰,」馬擴看見母親滿不在乎,提醒她說,「當初戰爭都在家門外幾百里、幾千里外打開,我軍進可以攻,退可以守,一城一堡的得失,往往要窮年累月,才見分曉,怎麼也打不到家門口。如今啊,金軍傾巢而來,我軍全靠燕山一路為屏障,萬一常勝軍有失,門戶洞開,敵軍轉瞬間就可直叩保州之門。娘可要預先有個打算才好!」

  「上月間你爹托小種經略相公捎來的信也說戰爭近了,卻沒有別的話。想俺家從西北遷到牟平,再遷到這裡,安家落戶了幾年,好容易築起一個窩,難道金兵一到,便拱手讓它不成?你們男子漢沒本領打退它,」聽得出馬母這句話把朝廷失策、宣撫司無能,包括自己的丈夫、兒子在內的男子漢統統罵進去了,「讓它深入堂奧,施虐百姓。它如真的來俺家騷擾,娘知道怎樣自處的。」馬母說到這裡,面上出現一種剛毅的表情,神色也更加穆然了。只有說到下面一段話時,把眼睛輪流看著嚲娘和亨祖,這才動了感情。她低聲說下去,「娘自不怕,只是馬家的這點骨肉好歹要保全下來,才好讓你爹兒兩個放心出去打仗。」

  馬擴也跟隨著母親的目光去看亨祖——這個馬家唯一的血胤、馬家未來希望的寄託。他長得清清秀秀,活脫是大哥的翻版。大哥已經死了十多年,馬擴對他的印象已有些模糊了,只有看到了孩子,他才想得起大哥的樣子。可是孩子是那麼瘦弱,文質彬彬,象是文人家的孩子而不象他們軍人世家的子弟。馬擴不禁在他臉上多停留一會,想要探索其中有什麼奧秘。

  孩子的臉上忽然也出現了剛才在祖母臉上出現的那種剛毅的表情,然後又轉變為某種稚氣的期待的喜悅。從他變換著的表情中。馬擴看得出孩子完全理解他們說話的意義,不禁讚許地向他點點頭。孩子膽怯地朝叔叔偷看了一眼。叔叔的讚許,使他陷入狂喜之中,他抓住機會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侄兒多次請纓,」亨祖停頓了一下,又偷眼去瞅著嬸母,似乎向她徵詢這個典故用得是否確當。典故是用對的,用在這裡,恰到好處,不過它文縐縐的,不是他們馬家用的語言。馬擴截獲了妻子無言的答覆,才弄明白原來正是她把他弄得這樣文縐縐的,對此他保留著自己的看法。不過不急於說出來。

  「侄兒多次請纓,叔叔總是說侄兒年紀還小,過兩年再說,如今戰禍已迫在家門,侄兒再也憋不住了,這番叔叔上前線,務必要把侄兒帶走。」

  「你上前線去幹什麼?」

  「殺番子!」

  「前線殺敵是你爺爺和三叔的事。如今家裡沒個男人,你要留下來保護奶奶、娘和嬸子,這個差使可也不輕哪!你倒問問奶奶,她肯放你出去?」

  「奶奶,你放孫兒出去不放?」他一頭撲進祖母的懷裡,非要她支持他不可。祖母摟著他,也在思想鬥爭,不肯定地說。

  「是時候了,是時候了,你三叔也是這個年紀出去的。可是三叔的話說得對,如今家裡沒人,你要留在家中保護娘和嬸子。再過兩年出去不遲。」

  「過兩年出去?」亨祖急起來,叫道,「到那時。番子都叫爺爺和三叔殺絕了,叫孫兒怎生為爹報仇?」

  這個稚氣的想法,使馬擴笑了出來,然後一本正經地告誡道:

  「侄兒,你在家好生聽奶奶、娘和嬸子的話、聽趙大娘的調度行事,先要學好本事。戰爭真要來了,哪兒都有仗可打,有的是番子叫你去殺哩!只怕你沒有本事殺他們。從叔叔上回離家後,你的射力加了幾個?還有趙大叔指點你的楊家槍法,你都練熟了沒有?」

  「箭力增加了兩個,如今箭靶已放到一百五十步外。槍法天天練,已記熟了,前些日子又跟趙大叔學了馬槊,還在練習。」

  「他上午練弓、練槍、練騎,」馬母急急表揚孫子道,「下晝跟嬸子讀詩讀文,文武兩藝全不荒疏,你看他不是瘦下來了?」

  「還早著哩!」馬擴搖搖頭,「侄兒你可聽說過完顏阿骨打箭射三百步,矢無虛發,你只及得他的一半。明兒有空,要下場看看你的箭法和槍法。」

  然後馬擴又詢問侄兒的詩文,一般都還過得去,他只糾正侄兒一個錯誤說:

  「剛才侄兒說要為你爹報仇,志氣可嘉。你爹當年戰死在河西戰場,死在羌人手裡,死得轟轟烈烈。如今在北邊動兵的金虜是女真韃子,與河西羌人不是一家。你跟嬸子讀了幾年書,想來還沒有把這兩家弄清楚。對當前的許多事情還弄不清楚,那就讀了一百篇文章、一千首詩也頂不了用處。你知道張巡許遠死守睢陽,慷慨擊賊,那睢陽城在如今的什麼地方?為什麼守住睢陽就能保住江淮?還有與張、許一時擊賊的顏杲卿,他就是顏魯公的哥哥,他以常山太守起兵,阻絕了安史南下的道路,那常山在如今的什麼地方?為什麼能阻絕賊兵南下?這些在讀書時都應知道。博古為的是通今,知古而不知今,讀書尚有何用?」

  「他還小哩。」對第三代的愛憐超過第二代的馬母不禁在旁嘀咕了一句,「一時間能記得這許多?」

  馬擴也意識到自己的教訓過於嚴厲了,這才伸出手去,把侄兒的下巴輕輕托起來,把他的臉仔細看了一遍。他確是瘦了,比上回看見他時瘦了下少。一種親密的親族感,忽然湧上心頭,那嚴格的要求也轉化為柔情的期望了。他拉起侄兒的手,殷切地說:

  「亨兒,這文武二藝,全靠勤學苦練,還要多動腦筋,你可不能放鬆啊!」

  在他長篇大論教導侄兒的時候,嚲娘惝惝恍恍地在一旁聽著,在一句話中間她忽然感到自己也受到連帶的責備了,因而臉紅起來。捫心自問,她雖然成天家聽人說河西家、契丹家、女真家,到底他們間有什麼區別,她自己也沒能弄清楚。還有,她又何曾知道睢陽在哪裡,常山在哪裡?為什麼守住了常山,河北的賊兵就無法南下?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怎麼去教侄兒?學生的錯誤,可不是她老師的失職?」

  可是他過去也沒有把這些事情跟她講過,或者是講過了,沒有引起她的注意。她不知道這些,總之就是他的失職。有了這一點能為自己辯解的理由,她又敢於微微地抬起頭來。

  馬擴注意到嚲娘今天已經有兩次紅過臉,兩次紅臉都眼自己的談話有關,因而他對年輕的妻子的一再赧然感到歉意。現在他開始把注意力轉向嚲娘。

  (三)

  這是馬擴在保州老家中第五次——實際是第四次與嚲娘見面,因為有一次他與趙大哥匆匆途經此地,進來歇歇腳,吃了一頓午飯就走,那算不得是一次正式的會面。

  從上次正式見面以來到現在已有五個多月的間距,上次見面時還在乾燥蒸溽的炎暑中。如今已進入深冬了,當然還是一個乾燥清冷的深冬。

  現在他清楚地記得他們每一次見面的情況:一句隨便的家常話,一件微不足道的家務,一個沒有任何意義的小動作都不曾從他的記憶中逸走過。他知道,在她的那方面,一定會更加珍惜這些回憶,把它們深深地保管起來,封存起來,好象一壇兒深埋在地下的善釀酒,不管隔開多少年,只要打開泥壇,就會發出一陣陣濃冽得酒香。

  如果她有什麼珍貴的寶藏,這一壇,埋得很深、封得很嚴的回憶就是她最珍貴的寶藏,也是她最值得驕傲的私產。

  第二次伐遼戰爭以來,馬擴就把自己的感情世界向嚲娘徹底開放,把嚲娘心裡的疑雲迷霧一掃而盡。從那以來,馬擴不知不覺地、越來越深地陷入於嚲娘的「心網」中。這張網是這樣輕柔、綿密、溫暖,是嚲娘用了她全部的柔情和每天都在加溫的熱情交織起來的。如果柔情是這張心網的經線,那麼熱情就是它的緯線。它們密密地交織在一起,織成一張小至無間,大入無垠,無所不容,無所不包的網。它可以是馬擴這艘永不停航的海船的避風港,它可以是馬擴這個到處受到排斥打擊的流浪兒的精神寄託所,也可以是馬擴這個愛情的傻角兒不斷尋求的溫柔鄉。愛情到了深處,與宗教非常接近。馬擴雖然從不佞神拜佛,有時他的鋼鐵的心也會突然柔軟下來,以鑽進妻子的心網中去找一所廟宇,膜拜他的愛情的上帝。如果只看到馬擴追求的事業世界,而忘了他的感情世界的一面,對馬擴之為人的了解就不全面。

  嚲娘的柔情和熱情在他們上次見面時達到最高峰。那次見面的時間十分短促,連頭搭尾也不過一晝夜,總共就是那麼可憐巴巴的十二個時辰。他們把見面的歡樂注滿在一格銅匱中,然後聽到它一點點一滴滴地從那小孔中漏出去,他們幾回揭開蓋子來看,還有三分之二,還有三分之一,只剩下底底的一點了。他們的幸福的流失,都帶著銅漏的點滴聲。

  正是那種緊緊壓在心頭上的緊迫感,使他們沉浸在熱情中而不可自拔。日益迫近的戰爭風雲,紛紜煩亂、層出不窮的邊疆危機,鑽心縷骨的離別之恨和對自身命運把握不定的戰慄,這些在平時一時片刻都難以排遣的糾結,忽然在一剎那之間都神秘地解開了,自動地消失了,他們空出了一片完全空白的心田,讓那偶然來到而很快就要逃逸的幸福來填補。

  幸福落入溫暖、綿密的心網中也可以小至無間,大入無垠。不過純粹、絕對的幸福是從來沒有的,它總是被愁苦與恐懼伴隨著一齊而來。

  隨著漫漫長夜的逐漸消逝,隨著那銅漏聲越滴越短,他們的恐懼越來越增大了。他們唯恐窗外的一抹黎明終於會不留情地把留在這間暗室里的越縮越小的幸福完全驅走。

  有千百種奇思怪想出現在潛意識中:是那些天還沒亮就飛到烏桕樹上咭咭呱呱噪個不休的雀兒破壞了他們的歡娛?他要拿起彈弓,一彈打去,把雀兒趕得無影無蹤。是那隻用了尖厲的嗓子不斷長鳴報曉的雄雞妨礙了他們的瞑息?他要找一根長竿把雄雞趕回雞塒。

  那雀兒、那雄雞為什麼趕在黎明之前就到窗戶外來亂啼亂鳴,攪破他們的好夢?不!其實在那提心弔膽一夕數驚的夜裡,他們本來就很難圓成好夢,正是他們自己心裡的緊迫感把幸福打成了碎片。卻遷怒於雀兒,雄雞。難怪它們要反唇相譏了:你們咒罷!你們罵罷!你們去發誓許願罷!黎明不久就要來輕叩你們的窗扉,再過不多一會兒,那一輪紅艷艷的朝暾就要露面出來主宰人間的一切,憑你們本領再大,也拗不過那必然要來到的自然規律的運行。

  幸福只剩下了一個底,它滴到下面一格也將溢滿的水面上,發出短的、急促的漏滴聲,催得他們心煩意亂。

  但願那根長竿就在手邊,把初升的太陽從它剛冒頭露面的山谷中趕下去,一直趕下大海洋,但願霎時間漲起一片彌天大霧,把那白日遮蓋得嚴嚴密密,伸手不見五指,但願一個接著一個的長夜永遠主宰著人間,一年都只許天亮一次。

  「打殺長鳴雞,彈去烏桕鳥。但願連瞑不復曙,一年都一曉。」這就是他們在一夜中、特別在長夜即將消逝的黎明前的胡思亂想。可是雀兒、雄雞沒有去趕,大霧沒有漲起來,白日也沒有被趕入海洋,趕回崦嵫山谷中。馬擴自己也不知道在那一天里,他們以怎樣的心情,終於不得不接受自然規律之運行,讓黎明、朝暾、叫人目眩神搖、透不過一口氣來的艷陽烈日交替地落到他們頭上,然後是在斜陽落日的古道上黯然判袂。

  他感覺到她當時的心情,知果能夠系住他的玉狻猊,她寧願讓自己化身為一根系馬柱,長年累月、白天黑夜都植立在祁寒酷暑、山風穀雨的郊原上,為的是,可以永遠伴隨他的被系住的影子。

  (四)

  今天,馬擴還帶著上次離別時那個強烈的印象來看嚲娘。他寧可再一次束身於她的溫柔的心網中,但願能夠重溫五個月前的那個綺麗的夢!

  可是只經過短短一會兒的觀察,馬擴發現嚲娘變了。不錯,許多跡象都證明她是變了,不是微小的、某些細節上的改易,而是整個精神世界的變換。在馬擴心目中,他的妻子是永遠不會改變的,然而她竟變了,而且變化還這樣大,這就更加增加了他的驚訝。

  曾經有多少次馬擴從她急速地從內室中奔出來迎接他的腳步聲中聽出她的激動和歡樂,他幾乎可以從她的腳步聲中數出她的急遽的心臟搏動。

  還有她那種毫不顧慮旁邊有人——有時是婆母,有時是侄兒——的逾規越矩的強烈的握手。那與其說是緊握還不如說是搖撼。她雖然經常能夠約束控制自己的感情,但到了某一個爆炸點時就會不顧一切地做她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在丈夫乍到時。她一時間找不到其他可以表達感情的方式,就抓起他的雙手,猛烈地搖撼起來,然後死命地把它們緊攥著,把它們拉近到她的胸口,似乎要通過這種異乎尋常的握手把自己全身的熱量都輸送進他的血管里,讓他燃燒起來,把他們兩個全都燒成灰燼。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種愛情的慢性的枯死炙死還不配她的胃口。她要求的是用他們自身所有的三味真火,通過這兩雙手的交感,那用不著什麼導火線,霎時間就會把兩個人全部燒成焦炭,再燒成灰燼,最後一陣風吹的乾乾淨淨。

  這是她的特殊形式的「搖撼」。

  還有,她用特別方法貯存起來的愛情的語言。

  馬擴發現,每次乍一見面時,她都說不出話,她的愛情用無聲的搖撼和激動的暗啞表現出來。她有千言萬語,在他離開的岑寂的日子裡,她把所有愛情的語言都貯存起來,貯存在心室的一角中。如果語言是固體的,她有那麼多的貯存,那就不是心室的一角而需要用整整一個山谷來儲藏了。加果語言是液體的,它早已化成艱澀的眼淚,從冬天流到春天,從夏天流到秋天,幾乎可以流成一條河,流入那大海洋中了——怪不得所有的海水都是鹹的。不幸的是,雖然有著那麼豐富的貯存,到了他們真正見面的一剎那,那些固體的和液體的語言都化成氣體一下子跑光了。這裡只剩下無聲的嗚咽在喉嚨口哽塞,或者變成難平的塊壘在胸脯中起伏。

  所有這一切都是馬擴在結婚後將近四年中逐漸適應和變得習慣起來的。從不適應到適應,從不習慣到習慣都有一個複雜和曲折的過程。記得就在那第一次出征的前夕,她忽然伏在白木桌上出聲地哭起來,他越推她,她越哭得厲害。他一向懷有一種偏見,認為女孩家流汨既是她們的弱點又是她們應有的權利。碰到難以處理的事情,不讓她們哭幾聲,又怎麼辦?可是,當這個女孩子變成了自己妻子的時候,她行使特權,哭個不休,他頓時就手忙腳亂,不知道用什麼辦法才能使她停住不哭。還有,最初,他遠別回家時,妻子用了一對好象燃燒著的眼睛看望著他,然後迅速地遞過去那雙也好象在燃燒的手。這時他在理論上已經想通了,認為她完全有權這樣做,可是在行動上,他接過她的雙手時不免有點猶豫,而當她熱烈地「搖撼」著他,他不知不覺想把自己的雙手從她的手掌中輕輕地退出來。

  可是如今他已經完全適應它們、習慣它們了,他就非常渴望並且完全相信將會繼續得到它們,享受它們。不但這樣,他還希望和相信他要得到的那些「愛情的保證」在程度上一定還會繼長增高,不斷地超過現有的水平。在這方面,他相信嚲娘具有無限的創造力。

  愛情是一座既有實體感又好象建築在虛無飄渺之間的如夢如幻的迷宮。當你被眼前的瑰麗的奇景所震懾,以為它已經達到鬼斧神工的顛峰,沒有想到你的伴遊者還可以把你導入更深的一層,用更加瑰麗奇偉的神秘之境使你心搖神馳,使你目瞪口呆。一次又一次的更新,一層進一層的幻奇,都不是人的想像力所能預測。

  馬擴還沒有走進家門以前就已經神遊於這座迷宮中,而且根據習慣和適應的惰性規律正在盡他想像力最大限度的可能去想像那未可知的、更深一層的奇幻夢境,雖然他明知道嚲娘豐富的創造力將會給他新的什麼,決不是他的有限的想像力所能臆測。把未來籠罩於一片朦朧的絹紗之中,那就更加增加了它的魅力。

  無論如何,馬擴只要想到在頃刻之間他就有希望被導入那樣一個夢境,這就是他其大的幸福。

  正因為馬擴是帶著這樣一種強烈的向往來到家裡的,在最初的觀望和接待中,不免叫他暗暗失望。

  他感覺到這一次她進母親房裡來迎接他的,她的情緒是反常地平靜。平靜本來是正常的情緒,正因為過去多次她迎接他的表現出來的不尋常的波動,現在他已習慣了以反常為正常,以正常為反常。首先他聽不到她的急速的腳步聲。然後,在出迎的時間上也比他事先估計的要慢,事實上他早已精確地計算過從家裡知道他的意外回家到人們把這個消息傳遞給她,加上她從內室奔到母親房裡來一共需要多少時間。他不但精確地計算過,並且還把過去幾次她出來迎接他的時間拿來比較。

  過去是:他還來不及與母親說幾句話,她已經一陣風似地卷到他身旁,單等母親與他說話中間有一些空隙,她馬上就插身進來,把雙手遞給他。這一切都是那麼匆匆忙忙的,完成於叫人來不及透一口氣的瞬間中。愛情達到這樣一個階段。就會自動排斥「慢郎中來醫急驚風」式的那種令人慪氣的從容不迫。

  嚲娘與當時許多剛結婚的少女一樣,曾經有過「十四為君婦,羞顏未曾開,低頭向暗壁,千呼不一回」的「十四年代」,可能有些婦女一生都沒有離開那個「十四年代」,而她則很快就越過它,早已進入「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台」的「十五年代」。她現在的那些過分熱的愛情表現很可能被指摘為逾規越矩,如果處身在其它環境中的話。但這裡,有婆母對她的理解和縱容,有丈夫對她的渴望以及其他人對她的愛憐。她們始而是默認,繼而是鼓勵,使她的行動完全合法化了。這個軍人之家受到詩禮的約束比較少些,「自由」空氣比較濃厚些。

  可是這一次,他在母親房裡等了好一會,等得有點心焦的時候,才看見她與侄兒一起進來,倒是侄兒嫌她走得慢了,搶在前面走。在問好和交換寒暄中她也沒有激動,她臉上既沒有喜悅也沒有哀怨,卻出現了一種不大熟悉或者可以說是似曾相識的靦腆的表情,那表情曾出現在他們剛結婚不久的「十四年代」,後來進入到「十五年代」時,它很快就消失了。不想今天,它又復活在她的略嫌豐滿的臉頰上,她似乎要把已經挨得很緊了的丈夫重新推到適當的距離外面,對他進行一次再估計。

  不錯,在這五個月中,她是明顯地發胖了。她身上穿一套湖綠色的綉金棉襦和罩在外面的淡紅背子,兩件都是劉錡娘子為她添的妝。當時劉錡娘子已經深謀遠慮地考慮到她將來可能「發胖」,故意裁得比較寬大些。前年新春中,她穿了這套盛裝,還有些寬空的感覺,尤其是兩根虛設的飄帶,晃晃蕩盪地垂在前面,走起路來,很不方便。根據趙大嫂的建議,把飄帶縮上去一大段,又把兩腋下開的縫子——胯子都重新縫上,一直縫到腰部以上。這是一種實用主義的改造,空蕩蕩的感覺是沒有了,行動也方便了,可惜劉錡娘子煞費苦心為她設計的服裝美,東京人所謂「韻纈」,也眼著消失了。幸虧趙大嫂留有餘地,縮上去的飄帶仍可放下,縫緊的胯子也仍可拆開。今天她穿上這套盛裝來迎接他時,兩者都已恢復了原狀。現在她穿起來倒反有些緊繃繃的感覺,那顯然因為她的身體已經發胖的緣故。

  此外,她的兩頰上出現了對稱的紅暈,看上去好象抹上一層薄薄的胭脂,那在瘦瘠的臉上是一種預示著某種疾病的不祥的朕兆,而在豐腴的瞼上則是健康的徵象。

  還有,與她的略見豐滿的體態相適應,她的行動也變得遲緩起來,不象過去那麼便捷,她走路時,先要提起背子兩邊的下擺,然後輕輕踮起腳跟,遲疑地把它們落下去,似乎要找一個妥當踏實可以信賴的地方,才敢於腳跟落地。

  她不再象過去那樣把全副精神貫注在丈夫身上,而是時時內顧著自己,彷彿要通過身上特殊裝置的一架內窺鏡觀察自己身體內發生的種種變化。

  原來從那個火熱的夜算起,她已經懷有五個多月的身孕了。

  這次馬擴回家探親,是要向家人提示迫近的戰爭和對死亡的準備,嚲娘卻在她自身的內部中經歷著一個胎嬰成長的過程。她考慮的是「生」而不是「死」的問題,她根本沒有參加他們關於戰爭的談話,她也忽略了丈夫要求她提供更多愛情保證的迫切的眼色,這中間還存在著一個天大的誤會。

  原來母親把這喜訊告訴他的那封家信捎到太原時,他正好出差去了,家信落到他的同僚孫渥手中。孫渥鯨吞百川,泥醉三日,醒來時早把這封信忘了,而為了義軍收編之事,與他秘密交通的信使也沒有把這個消息告訴他,對此他確是一無所知。

  不能原諒的是當他進門以後就對嚲娘作了自以為細緻精密、實際上卻很粗略的觀察,對於已經相當明顯的種種跡象,竟然忽略過去了,還要對嚲娘提出一些責難,那真是「明察秋毫而不見輿薪」了。

  那天晚一些的時候,他們回到自己房裡,才由嚲娘親口把這個消息告訴他。這並沒有給他帶來狂喜。孤丁單傳的家庭和初次聽說要做爸爸了的喜悅都被沖淡在戰爭的焦慮中。他對這個消息的第一個反應是妻子在這樣緊張的時刻中懷孕,那可能會給家庭和地自己增添多少累贅,也會給他的計劃造成很大的障礙。

  佔計到戰爭發生後,很快就會出現的局面,馬擴原定計劃是要把家庭撤離到真定西郊的西山和尚洞山寨中去。那裡是他的許多朋友義軍諸領袖集中的中心點,很快就會發展成一個抗金的根據地。他與他們肝膽相照,準備把家庭遷去不是為了逃避戰爭,而是為了到那裡去迎待戰爭、堅持戰爭。

  他對侄兒說「到哪兒去都有仗可打」的話是已經預料到未來發展的局勢,希望讓他在那兒接受戰爭的鍛煉。不但侄兒、妻子、大嫂,甚至母親也要受到戰爭的鍛煉,為它作出一份貢獻。

  既然那裡可能發生戰爭,那肯定就不是安全區域,馬擴考慮的不是一家人的安全,而他相信家裡每個人也都會和他一樣考慮問題。

  要說服母親和妻子實行這項計劃是他此番回到保州來的目的之一。可是今天母親還沒有完全說通,看來還有不少思想障礙,而妻子又有了身孕,馬擴主觀地認為母親所以不贊成上和尚洞,就因為嚲娘懷孕,上山困難的緣故,這使他的情緒發生很大的波動。

  (五)

  黃昏以後,兩位下田的婦女回家了,然後有一桌收拾得整整齊齊的便餐為馬擴接風,除了馬政不能回來,馬家全家的成員都在這兒了。這次接風便餐,也可算得是一個小小的合家歡。

  兩年前,馬政跟隨小種經略相公的大軍西撤,他仍在种師中麾下任參謀之職。那次西撤,不問全軍的意見如何,朝廷嚴旨督促,限日限時,宣撫使司派員就地催發,看起來竟有押解充軍的味道。從那以來,馬政就沒有回家到過保州,即使目前北方風雲已緊,只要童貫卡住西軍,不讓東調,馬政就沒有可能回家,而把种師中領導的這支強勁可用的秦鳳軍和許多熟諳邊事、智勇可任的有用之材棄置閑散之地,不讓參與對女真的戰爭,而把有危險的常勝軍放在最重要的防地,自己又手忙腳亂地到處徵發人馬,增加實力,這是宣和朝廷的既定方針。誰也沒有本事使他們改變這種方針。

  合家歡由於馬政的缺席,家長沒有在場,再加上馬擴對未來戰爭的預測,在馬母和其他家庭成員的心裡籠罩上一層陰影。大家共同的想法是過了今天,再要有這樣一個即使家長缺席的合家歡宴,也恐怕是很難辦到的了。

  因此歡宴雖在進行,大家的心卻「歡」不起來。隨著幾杯悶酒喝下去,每個人心裡的陰影更加擴大,大家都想到未來的日子將更加難過了。這個剛強的軍人世家,即使對未來的世變已有相當的精神準備,仍未能完全排除耽憂和感傷的成分。這原因是她們心裡都有著一個創疤。喪失兒子、丈夫和父親,那摟心剜肝的痛苦是不能輕易忘懷的,不過時間的浪濤把它們沖淡了,今天馬擴帶來新的戰爭將要爆發的消息,那好象是一支探針,刺進舊的創口中仍會流出新的鮮血。

  然而,後事固然難測。現在的會聚畢竟是十分難得的,就是因為後會難期,今天的宴會就更足珍重了。大家還想到要照顧嚲娘的健康和情緒,應該盡量開懷痛飲,製造歡樂的氣氛以扭轉局面,於是馬母、馬嫂先後舉杯祝飲,為兒子和叔叔「洗塵」。

  亨祖跟在奶奶和母親後面,也給三叔敬了一大杯酒,還口齒清楚地說了兩句祝詞,祝三叔在戰場上馬到成功,旗開得勝,把金朝的大酋、二酋手到擒來,那時再來共飲凱旋之杯。他生怕說話不得體,說得不是時候,又因為金朝兩個頭子的名字拗口難記(他是想說粘罕和斡離不),說錯了又要受叔叔的責備,因此別出心裁地創立二酋之稱。他說著這些祝詞的時候,把臉孔漲得通紅。不過他相信自己的話並非溢美,當今之世,除了叔叔以外,誰也不配立這兩件大功。在侄兒的心曰中,叔叔的形象高不可攀。

  馬擴含笑地領了侄兒這一杯,說出了粘罕、斡離不的名字,還說金將闍母、婁室、窩裡嗢、兀朮都是梟雄之才,將來血沃中原,禍害未已,將為我之大患。他勖勉侄兒學好本領,將來在疆場上大顯身子,把他幾個一一拿來,然後用著鄭重的語氣說,「為國擊賊,固我疆圉,為民除害,盡殲虎狼,這比報一家一姓之私仇,更為要緊得多。侄兒啊!今夜為叔的敬你這杯酒,你要牢牢記得為叔的這席話。」

  「『為國擊賊,固我疆圉,為民除害,盡殲虎狼。』」亭祖重複了叔叔的教訓,把它們銘刻在心版上,然後連咳帶嗆地幹了叔叔的這杯酒,再度陷入狂喜。

  「嚲兒雖說有喜,你三哥遠道而來,今夜席上敬三哥一杯是少不得的。」馬母轉向嚲娘,向她作出一個斟酒舉杯的姿勢,還給大家提醒,製造今夜的歡樂氣氛,不要忘記還有一個重要因素。

  嚲娘順從地在丈夫和自己的酒杯中斟滿了酒,用一個深情的凝視祈求丈夫先幹了杯,然後自己舉起酒杯,一飲而盡。大家都知道嚲娘是她父親的「不肖女兒」,父親並沒有把喝酒的本領遺傳給女兒,現在她一下子幹了杯,這個豪爽的動作,博得人家的喝采。然後大嫂又說了一句吉利話,祝馬氏有後,喜果成雙,一定要叔叔和弟妹喝了雙杯,然後又是夫妻倆對大嫂的回敬。

  六七懷酒喝下去,嚲娘端著酒杯的手有些顫抖,馬擴用一個暗示的動作制止她繼續再喝。這倒使嚲娘為難了!這一杯是家裡幾個養娘祝她的公杯,不領她們的情說不過去。馬擴正待走過席來,坐在她身旁的趙傑娘子便捷地搶過她的酒杯,代她幹了,還討喜地補上一句道:

  「待到湯餅宴上,讓弟妹痛痛快快地喝上十盅酒,誰也饒不了她,今天這一杯,看在肚裡的小東家面上,就免了她吧!」

  此後趙傑娘子就包攬了所有給嚲娘的敬酒,還代替嚲娘向每個人回敬,從婆婆到養娘,還有一個丫環和一個短工。從來是涓滴不飲的趙傑娘子,今天忽然大開酒戒,喝了一杯又一杯,比在座的哪一位都要喝得多,這使大家十分驚奇,宴會的氣氛也因此大大地稠密起來。

  聽說在田裡她要干兩個女人的活,足足抵得上一個精壯的男工。從田頭回來後,她又幫馬母端整酒菜——今夜的一桌菜都是她烹調出來的,後來又包攬了別人給嚲娘的敬酒和嚲娘回敬別人的酒。還有,宴會後,這桌面上和廚房裡的善後事宜,當然又是她的份兒。

  趙傑娘子最大的特點就是什麼地方需要她,她就不聲不響地出現在那個空檔里,按照別人的需要去完成她認為屬於自己本份的工作,一切別人需要的事情都是她的本份。她占的地位並非重要,而乾的工作卻總是最吃緊的。一個家庭、一個團體,或者擴大一點來說,一支軍隊、一個國家如果有了那麼一個兩個或者多至幾百幾千個這樣沉默實幹的女長工(這是她在馬家為了掩護秘密工作而取得的公開身份),它們就會興旺起來。反之,在那行將死亡之國、破敗之家,偏偏就多了與她完全相反的那一號人,這才是它們的大不幸。

  憑這一點,這個女長工豈不值得大大地歌頌一番?

  (六)

  趙傑娘子知道現在最需要她的是馬擴,這一次倒不只是為了馬擴的需要,也總是為了她自己和許多有關人員的需要。她有許多重要的消息急於要告訴他,他們能夠交談的時間可能不多了。馬擴明天早晨不走、晚晌前一定得走,不能再在家裡留宿第二宵。明知道馬擴在房裡等候她,一定等得十分焦急了。趙傑娘子還是堅持要讓她一個人包辦廚間的「善後工作」。這原屬於馬母和一個養娘的分工。今年入伙以來,為了嚲娘的懷孕和準備嬰兒落地,馬母多操了一點心,身體不如以前,今夜兒子歸來,心裡七上八落的,又是高興,又是耽憂,多喝了幾盅酒,走起路來,竟有些搖搖擺擺的。馬母身體向來健壯,一點微小的不適,沒有引起家人們的注意,細心的趙傑娘子卻注意到了。她採取了一種不惹眼的形式,抓到一個機會,借口老年人錯過平常睡覺的時間就會通宵失眠,逼著她回房休息去了。至於那個養娘,也是多喝了兩杯,甚至在馬母休息之前,就橫一福、豎一拜地託付給趙娘子,自己先去睡覺了。這裡「投大遺艱」,全部繁重的善後事業都落到趙娘子的肩膀上。

  趙傑娘子洗滌好碗盞以後,再一次舉起油燈照著廚房裡容易受到疏忽的角落,確定了再也沒有什麼遺漏的工作了,然後用一個銅面盆舀點水洗凈了雙手,又在飯單上擦乾手,卸下飯單,露出一身因為參加今晚的盛會而特別換上的花俏的衣服,這才象解丁牛的庖丁一樣,躊躇滿志,心安理得地離開她的老根據地——廚房間。

  這時十二月的弦月已經升到中天,牆角邊的寒蛩苦鳴不綴,牆外傳來了初更的柝聲。圍牆以內,全家的人都已睡寂了,連得因為受到叔叔的讚許,興奮得睡不著覺的亨祖也帶著一個喜悅的微笑沉入夢境。

  這時只有嚲娘府里還點著蠟燭,在全屋的黑暗中,顯得很突出,在那搖曳的燈光影里,透過一層薄薄的桑皮窗紙,可以看見馬擴的身影。他一會兒俯身在窗下的書案上,正在寫什麼文書,一會兒站起來,看看戶外的月色,再側耳傾聽屋子裡和庭院外發出來的各種雜聲,神色似乎很不安定。

  趙傑娘子輕輕走去,輕輕推開房門。恰巧正在馬擴從門口回到書案邊的一剎那,他忽然聽見房門「咿呀」一聲自動打開了,嚇得一跳。他確是在久候著她,一見是她來了,顯出非常高興的神晴,急忙推開桌上的紙筆,把坐椅挪動一下,讓她坐下來,自己退坐到嚲娘睡的炕床邊。

  嚲娘早睡著了,臉上的餘酲末退,顯出蘋果般的鮮紅。微微的鼻息聲,說明她睡得很酣,似乎正沉入一個香花繽紛,群嬰遊戲的爛漫世界。趙傑娘子愛憐地向她看了一眼,用一個輕微的手勢示意馬擴把她已經褪到胸口的綾被拉上一把,然後指著桌上的紙筆,輕聲問道:

  「三弟正在寫信?」

  「兄弟正給大哥寫信,告訴他真定之事,待請大嫂捎去。」

  「三弟信里是說你與劉家的話不投機的事嗎?這個你大哥全已知道,就不必寫了。」

  「這倒奇了,」馬擴驚訝道,「俺前天才與劉鞈談開了,話不投機,怫然而別。昨天去找大哥的那位朋友,竟未找到,今天一早就首途來此,回家省親。大哥怎得這樣快就知道端詳?大嫂又怎知道俺與劉家說的話不投機?」

  「兄弟可認識大哥的那個朋友?」

  「未曾見過面,連姓甚名誰也不知道。大哥信里只寫了個地址,叫俺到那裡去找他,昨天去了兩次,叩門都無人應聲。」

  「可知三弟要吃閉門羹了,」趙娘子說話不搞神秘化,一句話就開門見山地把事情都說清楚。「他在劉家手下當差,多與軍隊的人熟悉,前天下午就盡知你們所談的話,幾番要找你遞個信息,卻不得閑。因事關緊急,立刻去見張大哥。張大哥令他到保州來候你,咱晌午時分在田間勞動時,就碰見他了,才知其詳。」

  「他姓甚名誰,在劉鞈手下當什麼官?」

  「你大哥管他叫劉七爹,他們早就相識,他如今在真定府軍巡院③里當一名椽吏,為人正直,肝膽相照,是個可與深交的朋友。」

  「此人可就住在家裡?怎得此刻就與他見見面最好。」

  「七爹今夜住在朋友家,半夜三更,叫咱到哪裡去找他?橫豎說好明天一定要見面的,三弟何必忙在這一刻?」

  「大嫂可知道大哥、張大哥他們打發他來此,對兄弟有何吩咐?」

  「大哥說三弟一片丹忱,為我軍收編之事,一再與童貫、劉鞈交涉,心焚血注,事雖不成,三弟的心大家都見到了。如今義軍諸頭項都在西山和尚洞聚義,剋日大會。大伙兒要你大哥寄語三弟致意,更兼有大事相商,特請劉七爹前來保州邀駕前往西山。三弟如有意前去,事不宜遲,明天就讓劉七爹作伴,送你進山去如何?」

  「大哥既然派了人來相接,必有大事商議,兄弟豈可不去?再說,成天家說起和尚洞,不日還待請大嫂把眷屬送去,兄弟自己卻未上去過,豈非憾事?今得老爹相伴,能與諸頭項暢聚一堂,大遂生平之願,明日准去。只不知山裡已有哪些頭項來到?大嫂可都知道他們?」

  「咱也說不全,只知道石子明大哥、石頳大哥、焦文通大哥都去了。河東五台山有個智和禪師前兩天也去了,好個莽和尚,聽說他手下有三百僧兵,個個武藝高強,如虎似熊。那年金軍攔入邊界,他挺身出戰,斬了個銀環將,把他們打退。可惜和尚有事,昨天已回五台山去了。此外還有韋壽栓大哥、李臣二哥也都去了。這些頭項,咱知名的多,識面的少,他們可不與咱婦道人家打交道。三弟想都認識他們?」

  「大嫂雖是個婦道人家,識見行事,鬚眉勿如,端的是個巾幗英雄。」馬擴由衷地稱讚一聲,然後再問,「俺在真定與劉鞈交涉之事,大哥還有什麼說的?想劉七爹也一定與大嫂說了,兄弟願聞其詳。」

  「恁地性急的兄弟!」趙傑娘子譴責地朝馬擴看了一眼,「明天與大哥見了面,多少話不好說,都要咱這個笨舌頭把轉來轉去的話相告?」

  不過在馬擴堅持下,她還是把趙傑的意見說了。雖然是轉來轉去的話,她說得清清楚楚,顯然是怕說錯了走了樣,盡量用了趙傑的原話:

  「大哥說:『真定之事,三弟不必介意。此事談得成了,兩三萬南下的兄弟暫得棲息之所,衣食有著,固為美事。但縣官④的飯豈是好吃的?我無求於他,他自奈何我不得,一旦受了招撫,衣食都要仰求於他,他手握韁繩,就會耍出花招,今日一道命令,撥去幾支人馬,明日一道指揮⑤抽調幾個頭目,非要把你東剁西割,零敲碎打了,決不罷手。董龐兒之事前車可鑒,他如今已變了心,山中人人切齒。如今我燕南地區的弟兄已陸續南下,結聚在和尚洞,胭脂嶺等幾處山寨中,與當地弓箭社⑥的鄉民們和睦相處,情好甚篤。糧食紿養,有他們接濟,暫時也尚無匱乏之虞。大哥之意,不如暫時在這裡歇住腳,觀望一時,不去與縣官打交道也罷。至於劉鞈揚言派兵入山雕剿,那無非是空言恫嚇,憑王淵等幾個狗頭,他來一萬,就殺他五千雙,他敢來就來,俺義軍何懼於他?大哥要咱問問三弟之意如何?」

  趙傑這番話說得氣壯山河,它雖然是安慰馬擴,弦外之音,卻表明他反對聯宋,在大會的前夕,他讓妻子轉告這番話,明顯地含有試探的性質,馬擴與趙傑肝膽相照,情同手足,要不,他會放心把自己的老母、愛妻、寡嫂、遺侄一併託付給他?唯獨在聯宋抗金一事上,與他存在著不同的意見,兩人為此曾有過爭論。如今在趙娘子而前,他也不能默然苟同。沉吟了半晌,說道:

  「大哥之意,兄弟都理會得,只是天下之勢,合則兩利,分則力弱,此乃事理之必然。金寇方張,是我與宋朝聯合了并力抗金有利,還是雙方各自為政,被金寇一一擊敗有利?此事還請大哥三思。真定之事,俺本有部署,不想劉鞈那廝,目光短淺,不以大局為重,竟然嚴詞相拒,此時只好暫且擱下了。但聯宋之舉,關係重大,乃是我義軍的根本大計,卻不容改圖。」

  「三弟所論甚當,咱婦人家聽了,也覺得十分有理,明天大會有多人參加,至關緊要,三弟就和大家談個透徹,大伙兒都贊同了,你大哥也拗不過眾人之意,何足為憂?」趙娘子用了這句話表示她也有自己的主見,並非完全三從四德,不過她也提出了一點異議,「只是宋軍中也有敗類,譬如當日那個范麻子,凌辱拷打於咱,如非三弟拔刀相助,咱也活不到今天了。如今聽說他投靠了高俅,已升為統制。與這等人聯合,倒教咱有些寒心咧!」

  「范麻子之事,大嫂兀自耿耿於懷,」馬擴笑起來說,「只是此等敗類,在軍隊中也只有少數,況且他在東京,又不去和他講聯合,何足道哉!」

  「范瓊等么麾小廝,固然不足道,但童貫、高俅等人掌握國家大權,他們賞識的就是王淵、范瓊等人。與他們講聯合,難菹好教人放心?」

  趙娘子說得咄咄逼人,使馬擴一時無詞可對。他深思了一下,也認為這確是一道障礙,許多義軍頭項,就怕落在奸臣手裡,不肯與朝廷打交道。非要在這個問題上有所突破,把大家都說通了,聯宋抗金的大計就不能真正確定下來。

  (七)

  好象一管蘆笛那樣嗚嗚吹著的西風不斷從窗隙縫中透進來,把那支已經剩下不到半寸的蠟燭吹得搖搖晃晃,銅檠中的燭淚已經流下厚厚的一堆。趙傑娘子從她熟悉的抽屜里抽出一支蠟燭,點著了接在舊的那段蠟燭上;示意她還有話要告訴馬擴,還不想馬上結束談話,儘管這時已過了子時三刻。看出了她的企圖,馬擴也要求自己出點力來改善談話的環境,他左右挪動著燭盤,想使它避開風口,卻沒有成功。還是趙傑娘子有辦法,她站起來,找了嚲娘的一件衣服掛在窗沿上,擋住了風,重新穩定了蠟燭的光圈,房裡的亮度和暖度都有所增加了。

  藉助於這一線光亮,馬擴從很快的一瞥中看到趙娘子的一個動作,她用兩根食指輕輕揉著已經出現了很多皺紋的眼角,然後張開口,強迫吞下一個自動升上來的呵欠。

  從第一次伐遼戰爭中馬擴看到趙娘子以來,她變化得很多了,那時她是個剛結婚不久的少婦,如今隔開三年半的日子,從年齡上來說,仍然還是三十不到的少婦,但從形態上來看,已經完全是個中年婦女丫。那些過早出現的皺紋記錄著她自己和丈夫的不平常的生活經歷。那好象永遠在浪花尖頂上翻滾的泡沫,一次撞上岩石的峭壁,被消滅了,再撞一次,他們的青春就是消失在那千萬次從不回頭的永恆的衝撞中。

  這個時候,馬擴很希望趙娘子談談她自己的事情。他問起她娘家一家老小是否還住在固次縣小谷村中?當年收復了燕山府,馬擴就親自去旺谷村和小谷村兩處地方打聽他夫妻的消息,還曾在她的母親、小姨見過面。

  「她們死的死了,走的走了。小谷村、旺谷村裡再也沒有咱們兩家的人,三弟休再提那邊的事。」這裡包含著多少血淚故事,可是趙娘子一句話就把它剪斷了。「你且說明日什麼時候動身進山?」

  「大嫂什麼時候把劉七爹找來,咱什麼時候就動身走。」

  「三弟這樣容易就走得脫身?」趙娘子不禁轉過頭去看看熟睡著的嚲娘,這時她已改變了姿勢,側身朝里睡著。趙娘子好象感覺到她蓋的被子又有一下輕微的牽動,不由得把聲音放低了,「都要安排一下才好走哩。哪能說走就走?再說三弟這番進山去了,下山時還能回家來住兩天再去太原府嗎?」

  「不能了!」馬擴屈指計算了日程,搖搖頭說,「俺離開太原府時,童貫只給十天期限,還釘在屁股後面說:『廉訪早去早回,還待派你與辛興宗去雲中府走一趟。』如今天下人都皆知金寇『必』來,」他順手從書案上抓起墨瀋未乾的筆,高高舉起來,搖了兩下,以至有兩滴墨水濺在書案上。他用這支筆來與「必」字諧音,這個很大的動作使他在談話中充滿了憤怒和輕蔑,「偏生童貫那廝死不相信,旬日前已派俺與辛興宗去雲中與粘罕、撒盧母打話,探知他們必將入寇的消息,他兀自狐疑,還待派俺與辛興宗再去走一趟,試探其意,豈不十分可笑?如今俺的日程已過了六、七天,過山去兩天,急忙回到太原,也已超過十天,無論如何,不能回家來了,這裡的事,」他向嚲娘睡著的方向努努嘴,「還有老母、寡嫂、孤侄,說不得只好把這一家子全部奉託大嫂了。」

  不願馬擴問起她的家庭的趙娘子,卻勇於承擔任務,接受馬擴的託付。她只簡簡單單地說了一個「好」字。

  「前回與大哥說過,戰釁一開,就把全家帶到和尚洞山寨,與義軍相依為命。剛才與娘說了,看她的意思,還不想就走。娘一向聽大嫂的話,到時也只有大嫂去勸她才勸得動。這個也要奉託大嫂。」

  「好!」

  然後馬擴放低聲音說:

  「嚲兒腹中的一點血肉也要奉托給大嫂了!」

  「好!」

  趙傑娘子三次點頭說好,言簡意賅,說得鏗鏘有力,使馬擴放下心來。他想說句表示感謝的話,趙娘子卻用一個嚴厲的表情把他制止了。在這種場合里,任何感謝的話都是不必要的,如果與她接受了委託在自己內心中暗暗發下的誓願相比較,那種感謝之詞還有什麼意義!

  趙傑娘子是這樣的一個婦人,她雖不善於悲歌慷慨,但仍保持著一千多年來燕趙之士(應該包括士女兩性)重然諾、一言相契,便以身許人,百折不回的優秀傳統。那傳統是司馬遷接觸了很多燕趙之士,從他們身上概括出來並加以熱情歌頌的,如今它又體現在一個燕趙的婦女身上。

  趙傑娘子生長在一塊飽受蹂躪的國土上,默默地忍受著一切欺侮和凌辱。在那塊國土上,有千百萬個婦女都遭受過同樣的命運,她以為這一切都是命里註定,她自己沒有選擇的餘地。然後她成為職業的反抗者趙傑的妻子。她跟隨丈夫參加抗遼鬥爭,她拋棄家鄉,奔入山寨,後來又奔到南方,學會了不少抗斗的知識和技能;她決定以丈夫的事業為自己的事業,這也是命里註定的,她自己沒有選擇的餘地。如果她的丈夫是另外的一種人,或許竟是與現在完全相反的那種人,大概她也只能默默地接受做那種人的老婆的命運。由於她有七、八分姿色,鄰里的一個富家子弟非要把她娶回去不可。這個男人後來做了涿州刺史蕭餘慶手下的官兒,風光了幾個月,為常勝軍所殺。如果不為趙傑所娶,她很可能是個官太太,並且很快就與丈夫同歸於盡了。

  然而,在幾年的鬥爭中,她樹立起殘遼必亡、義軍必興的信心,事實發展證明了前面的一點,因此她堅信後面的一點也必將實現,她的樂觀精神來源於義軍們在艱苦的環境中彼此間的勉勵、鼓舞和影響,來源於鬥爭的實踐以及他們的主觀願望。

  一個偶然的機會,她遇見了馬擴。與她素不識面的馬擴出於一時義憤甘冒喪失生命的危險,從死亡圈裡把她拯救出來。從那天開始,她就決定馬擴什麼時候需要她,她就什麼時候奉獻出自己的生命來報告馬擴的慷慨行為。她不能忘記別人給她的恩惠好象她不能忘記別人施加於她的凌辱一樣,她的愛與恨都是十分強烈的。

  從這點出發,它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馬擴的邀請來到他家。她找尋一切可以讓自己獻身報答的機會,她承擔起馬擴與義軍的聯絡工作,促進了雙方的聯繫,使雙方都感到她的活動十分重要。這個工作為許多人所需要,符合許多人的利益,卻沒有多大的危險性,還不足以滿足她的獻身的需要,她仍在繼續尋找。

  機會終於來到了。今晚馬擴向她提出三點要求,在兵荒馬亂之中,要做到這三點,肯定是有危險的。在她三次默默點頭表示承諾的時候,她在內心中發出宏亮的誓言,她要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來保證它們的實現。

  然後她們轉入今夜談話的最後一個內容。她向馬擴提出嚴重警告。據劉七爹從真定方面帶來的消息,對他十分不滿的劉鞈與對他切齒痛恨的王淵正在醞釀一場陷害他的陰謀。他們已派人到他的下處秘密搜查過他的行篋了。這消息是王淵的一個親信將佐向劉七爹透露的,來源絕對可靠。趙娘子諄諄囑咐道:

  「三弟一向忠厚待人,不料他們竟在背後耍鬼。俗話說,『明槍好躲,暗箭難防』,更兼劉七爹說王淵為人陰狠毒辣,什麼手段都使得出來,三弟可要提防他們!」

  在真定的幾天中,馬擴一直感覺到有人斜著眼睛看他,這個啞謎終於打破了。他還聯繫到那天劉鞈與他說的最後一句話,要他當天就離開真定,當時不懂他的意思,現在想起來,很可能是劉鞈已知道這兩天就要對他採取什麼行動,劉鞈一時良心發現,催他快快逃走。這樣推測,未始不在情理之中。

  劉七爹的消息決非無稽之談,大嫂的關心,更使他銘心鏤骨。可是他本來就是生活在羅網之中,他早已習慣了危險,也就不以危險為危險。這個消息雖然叫他氣憤,卻也沒有怎樣把它放在心裡。他的倜儻的性格,對於涉及到個人安危利害的問題,往往就這樣出之以漫不經心的輕率的態度。

  趙娘子對他的這種態度很不滿意,她再三囑咐他要小心從事,然後與他告別道:

  「夜深了,咱明天一早就把劉七爹請來與你廝見,打點你們動身的事。三弟現在就安置,恐怕也睡不到兩個更次了。」

  馬擴秉燭把趙娘子送到門外,還高舉起燭台,照著她一直走進她的下處,直到她回身向他打招吁後,自己才轉身進房,心裡想著他自己的事好辦,哪管來的明槍暗箭,他都會躲閃、提防,啥都不怕,只是這個家,這個已瀕於破碎邊緣的家,這個沉重的包袱,可要給大嫂栓上了。

  (八)

  馬擴擎著燭台回來,小心翼翼地用手掌擋住風,不讓它把燭光吹滅。他輕輕推開剛才出去時因為怕有冷風倒灌進去而虛掩著的房門,忽然發現嚲娘已經離開被窩,黑洞洞地坐在炕床邊沿上。

  最初他還不相信這是事實,他揩一揩猶未適應的眼睛,再舉起燭台照一照,可不是嚲娘已經穿上白天穿過的那件湖綠綉金棉襦,下面系一條號稱「拂拂嬌」的百疊霞紋裙,好端端地坐在他剛才坐過的那個地方。燭光把她的放大了的黑魆魆的影子投在磚坪地上,那影子看來也象她本人一樣端莊凝寂。只有他移動燭台時,影子才跟著轉動。

  「小駒兒,半夜三更,你怎地坐起來了?」馬擴一半驚喜,一半愛惜地問,「外面霜風凄緊,都快要結冰了,你不多加上一件半臂,仔細著涼!」

  說著他放下手裡的燭台,轉身去把虛掩的房門拴上。由不得伸手在窗口試試有沒有風吹進來。剛才大嫂掛在那裡的一件衣服她已穿在身上了。果然風從窗縫裡鑽進來,噓噓地叫著,颳得他幾個手指都有點痛。

  「小駒兒,你且把那件背子穿上,」一時找不到半臂,馬擴就把那件背子披在她身上,「把它裹緊些,炕床邊有風,著了涼可不是玩的!」

  嚲娘把肩膀扭動一下,讓背子滑落到炕床上,仍然沒有答理馬擴。馬擴又一次提起燭台逼到近處去照看嚲娘的面龐,唯恐自己做錯了什麼事惹得她生氣了。出乎意外的,她好端端地坐著,既不是睡意朦朧,也不是淚痕滿面。前面的一種情況,可能會妨礙她正確地理解他的這句話,後面的一種情況,可能會妨礙她正常地與她對答,但她兩樣都不是。她只是揮手示意,要他把過於逼近的燭光退後一點。他照她的意思做了。她又進一步揮手示意要他把燭滅了。他費了奸大的勁,才弄清楚她的示意,一口長氣就把燭吹滅了,讓淡淡的月光透進屋裡。她這才伸出自己的手,輕輕地把他的手抓過來,長久不釋地緊握在自己的雙手裡。

  馬擴終於剛白了,愛情是需要在黑暗中醞釀的,把愛情化為語言需要有一個醞釀的過程,可是他不明白要完成愛情的「複位」也需要一個醞釀的過程。幾個月來,嚲娘把自己的心血一點點一滴滴地注入腹嬰身上,對腹嬰的專註竟然把丈夫在她心中的地位暫時挪動了,甚至把他完全擠出去了。今天她接待新來乍到的丈夫時,神情確實有些冷淡,那不是丈夫的錯覺。她看了他半天,好象在那張似乎熟悉又似乎陌生的臉上有一個古老的回憶,與她有著什麼聯繫似的。她在自己生鏽的頭腦里搜索了半天,也只獲得一個遙遠的一鱗半爪的印象。後來她在表面上,也參加了他們間的家務討論,她恍恍惚惚地在一旁聽著,不理解丈夫提出的處理戰時家庭的意見有什麼意義,特別不理解丈夫提到它們時,把頭轉回來向她看著,那種迫切期待於她的眼色有什麼意義。她忽略了這個處理意見與她本人也有極大的關係。

  現在是,除了腹嬰以外,什麼事情都引不起她的興趣。

  對丈夫的愛與對親兒的愛本來不是對立的,可是在某些人身上卻很難統一起來,因為她們在一段時期中,只存在、只承認一個生活中心而不是兩個、三個。愛情的單一化固然使愛情純化了,但也使它簡單化了。愛情要經歷各種各樣的考驗,即使最堅貞的愛情也是如此。

  然後,丈夫的愛終於在她的心中甦醒了,而要求「複位」。那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她一點一滴地把它捕捉回來了放進心中原來的位置。當他把它擠出去的時候,它是完整的,而現在一點一滴地回來,卻變成愛情的碎片了。要把這些碎片補綴起來,拼縫起來,恢復成為一個整體,還需要多少細微複雜的工作。

  然後,她聽到了趙傑娘子的警告,突然明白了丈夫的危險的處境,突然看清楚了他和他們家庭正處在一股陰暗逆流的襲擊中。危險的逆變成為一個新的起點,她一下子就全部收復了丈夫的愛情,很快完成複位的過程。此刻她向他伸出手來,就在重新召喚他,把他蒙頭夾腦地沉浸在黑暗與沉默的幸福之中。

  當他作為一個整體重新回到她心中原來的位置上時,他又是她的了,她又是他的了。

  過了好半晌,她才輕輕問一句。

  「丈夫離開山寨後,還回不回到這裡來?」

  馬擴搖搖頭,伴隨著一個深含歉意的慘然的笑。

  「丈夫離開山寨後,還去真定府不去?」

  「離開山寨就回太原府,哪裡都不去了!」

  「為妻的問你,再去真定府不去了?」

  「不去了。」

  「今後還去真定府不去?」嚲娘投去深情的一瞥,帶著稚氣的認真一定要他答應從今以後,再也不到真定府去了。

  「小駒兒,你已聽到趙大嫂說的那番話了?」

  「嗯……」

  「真定的事,丈夫自理會得,你休耽心。只是家裡的事,全要聽趙大嫂的調度了。嚲兒你可要答應我,今後一切你都要照她說的話去做。」

  「嗯……」

  「還有那,」馬擴指著她的腹部說,「臨產之際,要多聽娘和兩個嫂子的話。」

  「嗯……」

  她們彼此都作了叫對方不太能夠放心的承諾,可是不願再開口了。

  她們繼續沉浸在黑暗和沉默的幸福之中。把可以丟掉的事情都丟掉吧,那災難重重的過去,那可以預見得到的坎坷崎嶇的未來,但願能夠丟掉這一切。許多時刻過去了,直到窗外出現一抹紫色,直到雄雞的第一聲啼鳴,直到家裡開始有了腳步聲。

  知道趙大嫂一向早起的習慣,她很快就會把劉七爹帶來與丈夫廝見。抓住這將明未明前的一刻,嚲娘攜起丈夫的手,推門而出,在庭院中徘徊一回。這時露珠未晞,霜華猶白,一陣風過處,把嚲娘本來沒有梳好的頭髮吹得更加彭鬆了。他們的目光越過短短的牆垣,看到城樓背後藍灰色的天幕上,還掛著一鉤將沉未沉的殘月,它看上去好象一片切得薄薄的蘿蔔,浸在湯碗里,在它周圍還有幾顆搖搖欲墜的星。兩人都意識到今後見面的機會不多了,也可能是永遠沒有了,那麼現刻就是他們可以盤桓在一起的最後時刻,可是誰也沒有本領把那些星星和那片蘿蔔似的殘月摘下來延長他們在一起的時間。

  「他們來了,他們來了!」嚲娘兩三次夢囈似地對自己驚呼,直等到他們真正到來時,她的精神忽然振作起來。她招呼了客人,忙碌地為丈夫整理行裝,然後抽空把自己的纖小的手握在趙大嫂的粗糙的手掌里,她是想用這個動作來向大嫂表示今後她的一切要聽大嫂的調動了,並以此向丈夫保證她是聽丈夫的話的。

  與劉七爹談話後,感到山裡的任務吃緊,馬擴的胸膛中好象燃燒起一堆烈火。他們三個人略為商量一下以後,就決定把預定的計劃再提前半日,不是吃罷午飯而是吃罷早飯,告別了母親、兩個嫂子、妻子、侄兒就要上路。

  「兒子休走!」馬母急忙忙地趕出來,「俺一清早蒸上的肉餡蒸餅想已熟了、透了,你們把這一籠餅子都包去,不要留下一塊。」

  利用等蒸餅涼一涼的時間,馬擴和母親說了一會家常,忽然趁母親冷不防之際,一把把她摟住了,把自己的面頰盡往她的面頰上貼去。然後又把一綹從她的銀簪中逸出來的白髮塞回到冠子里。頭髮既沒有梳攏好,冠兒又戴得歪歪抖斜的,顯得有些草草了事。

  「三叔做不來此等之事,毛手毛腳的,」大嫂在一旁笑他道,「還不如請你媳婦來攏。」

  說他毛手毛腳,索性就毛了,他捲起一張蒸餅,直往母親的嘴裡塞去:

  「娘自來最愛吃肉餡蒸餅,把這張餅子吃了,權當兒子對您的一番孝心。」

  母親吃完了這張餅子,大家都把他們送出門外。真正離別的時刻來到了。馬擴最後一次的目光落在嚲娘的腹部,家人們懂得他的涵意,大家用同樣關切的目光向他作出「集體保證」,叫他放心南行。

  ——————————————————————————

  ①軍,宋朝時的行政區劃單位,在州縣之間

  ②契丹語。原為逐水草處畋獵,建立行帳之意,後來引伸為遼皇帝出行所在之地,相等於漢語中的「行在」。見《遼史·營衛志》

  ③宋朝的司法機構,中央地方都有

  ④這裡泛稱官府

  ⑤宋朝時總稱各級從上至下的命令為指揮

  ⑥當時在兩河的民間武裝

  ——————————————————————————

無憂書城 > 歷史小說 > 金甌缺 > 第二十九章
回目錄:《金甌缺》

發表評論

看過此書的人還喜歡

1大生意人作者:趙之羽 2吳書 3康熙大帝 第二卷 驚風密雨 4乾隆皇帝 第六卷 秋聲紫苑 5乾隆皇帝 第二卷 夕照空山 查看圖書全部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