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書城
返回 無憂書城目錄
無憂書城 > 穿越小說 > 奮鬥在新明朝 > 第三百五十二章 運河民生

第三百五十二章 運河民生

所屬書籍: 奮鬥在新明朝

    李大人又靜坐一會兒沉思,漸漸認識到,憑藉現有的技術條件,真要遇到了危急場面,除了泄洪沒有什麼辦法。

    別說大明景和年間,就是到了上輩子那個年代,發大洪水時不也常常無奈泄洪。他不是神仙聖人,只是大明官場上一個小官僚,只能見機而為,儘力做到問心無愧罷。

    頭腦有了想法後,李大人開始著手進行前期準備,祖陵被淹這種事哪怕僅僅是萬一也要防的,真真正正的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尤其是據戴老頭分析,今年水勢比五年前那場曾經浸濕了祖陵神道的洪水還要大。

    不得不說,李佑歷任府縣磨鍊,遇了事很有章法。他先洋洋洒洒寫了三件公文,該上報到巡撫衙門的上報去,該張貼出去的張貼去。

    第一件是題本,奏請徙泗州州治到他處。因為泗州城地勢太低,四邊水勢又大,招致連年洪澇頻繁。所以建議朝廷另選地址,將泗州城搬走,城內外民戶都遷移,省的年年折騰、勞民傷財。

    這樣大事巡撫當然不能做主,還得繼續上奏朝廷。李大人並不指望在自己防汛的這一兩個月內,就能讓朝廷將這件事批下來,甚至朝廷同意不同意都無所謂,這些都不是他的目的。說白了,這是一封表態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的奏本。

    他的最主要目的,是為了向各方表達出「醜話說在前頭」的意味——本官已經建議過另選址建州城了,萬一出現為保祖陵出現了洪水灌城之類的事情,朝廷諸公要記得本官曾經勿謂言之不預也。

    同時也有暗示危險性、表明自己很清醒,試探朝廷和巡撫,給輿論氛圍打預防針等等諸多附帶目的。

    第二件申文是請求巡撫調撥鄰近府縣的衛所軍戶上堤待命。這點是李佑見了本地河工的態度後,擔心若到危急時刻當地民役抗令,所以需要另外找些可靠的勞動力。

    第三件是安民告示,貼於泗州城五座城門處。李佑寫了幾句諸如「堤壩堅固,水情穩定,今年絕不會發生洪澇,城內外百姓勿要慌亂,可各自安居樂業」之類的話,雖然情況並不是如此,甚至還有些相反。

    扔下鵝毛筆,李佑走出俞家宗祠堂屋,隨意在周圍散步。整個村落入眼都是茅屋泥牆,充滿濃厚的貧困鄉土氣息。

    俞琬兒不知從什麼地方鑽出來,「那戴老丈與你說了什麼?瞧你臉色很嚇人的樣子。」

    看到俞娘子,又聽她這麼問,李佑倒是想起另一個問題,如果他想要扒泗州大堤,這離大堤不過一里的俞家村會不會先和他拚命?

    「若是泗州大堤決口,你們將會如何?」

    俞娘子不甚在意地答道:「那可別在附近決口,最好遠一點,村裡有機會跑。」

    「你彷彿不是很在乎?」李佑奇道。

    「奴家想拉族人去高郵,但叔父難捨舊土猶豫不決,要是發大水將村裡淹掉,不去也得去了。」

    莫非你偷聽到了談話故意鼓勵本官去扒堤么?李佑隨口說道:「你真是沒有鄉情。」

    俞琬兒抬起細長的手指頭點著村裡道:「年年洪澇,良田半畝也沒有,守在這裡等窮死么?托郎君大人的福,在高郵有了落腳地方,不趁機遷走更待何時?」

    好罷,一個從十幾歲就因生活所迫出外闖蕩的人,鄉土觀念確實淡薄點。

    有小孩子跑過來喊道:「那馬庄又打上門來為馬千軍討說法了!叫琬大姑避一避!」

    看來這是李佑指使手下打了馬千軍的後果……俞琬兒瞧著李佑道:「李大人可否將親兵借來一用。」

    對她的心思李佑已經摸清了,這是唯恐事情不大啊,當初她聽到自己要來村裡駐紮就喜不自勝的,也是這個原因罷。不過無所謂,李佑揮揮手准了。

    李佑身邊這二十多個臨時親兵,都是從一兩千營兵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個個體格健壯手持鋼刀,放到兩位數級別的村民械鬥里,那真是大材小用了。

    將馬庄來犯數十敵軍打得落花流水,俞家村老族長不喜反憂愁眉苦臉。現在村裡有李大人坐鎮,自然不懼馬庄,但是李大人走了後怎麼辦?那知州家裡得寵的小妾畢竟從是馬庄出來的。

    只有奸計得逞的俞娘子笑吟吟的,又和叔父絮叨起遷移的事情。

    到目前為止,李大人仍不能確定自己在面臨險境時有沒有足夠的決心犧牲掉泗州,若非事到臨頭實在不好說。

    其實關於「萬一需要放棄泗州城泄洪保護祖陵時該怎麼辦」這個決策課題,沒那麼複雜,甚至可以說簡單得很。如果換成大明朝別的官員,絕對是毫不猶豫而且是大義凜然地選擇放棄泗州城,不會像李佑這般自我壓力重重。

    因為祖陵關係到大明的龍脈和國運,具有最高的政治意義,這就是大義。要當大明的忠臣,能在這個問題上猶豫么?

    更別說還關係到個人的烏紗帽和身家性命,大義和私利難得高度統一,無論什麼樣的官員,最後不會有第二種選擇。大明官員們怕的只是,泄洪也保不住祖陵。

    即便縱觀歷史,為了特殊目的去決堤還真算不上極其驚世駭俗的獨特舉措,不知有幾多先人如此干過。

    也就李佑這個穿越者,總覺得祖陵龍脈這些說法很虛,若為了點虛無的東西硬生生淹掉一座城市不值得,同時還對當地河工如此擔心人為決堤感到大驚小怪。

    若李大人看到過萬曆時的治水名臣、河漕總督潘季馴的奏摺,就不會大驚小怪了。一手締造了百餘年黃淮水勢局面的潘大人在奏摺里寫得明明白白——「首慮祖陵,次慮運道,再慮民生。淮域較運道,則運道重,以運道較祖陵,則祖陵尤重。」

    優先順序很清楚,祖陵、運河、民生。但不必拿二十一世的觀念去苛責十六世紀的潘大人,時代是不同的時代,家國天下是不同的家國天下,後世人苛責先輩們的天人合一祖宗龍脈之類的價值觀純粹吃飽撐著。

無憂書城 > 穿越小說 > 奮鬥在新明朝 > 第三百五十二章 運河民生

發表評論

看過此書的人還喜歡

1我的時空穿梭手機作者:金色茉莉花 2尋找前世之旅作者:Vivibear 3穿越之武林怪傳作者:蜀客 4萌妻食神作者:紫伊281 5醉玲瓏(上卷)作者:十四夜 查看圖書全部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