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书城
返回 无忧书城目录
无忧书城 > 历史小说 > 易中天品三国 > 第二部 孙刘联盟 第二十二集 力挽狂澜

第二部 孙刘联盟 第二十二集 力挽狂澜

所属书籍: 易中天品三国

诸葛亮对孙权的劝说,无疑是其外交活动中精彩的一笔。但孙权最终决定联刘抗曹,却是其根本利益所使然。作为刘备集团的代言人,诸葛亮显然不可能代表孙权集团的利益。那么,是谁从根本利益的角度为孙权进行了分析,从而使孙权下定了决心呢?
  上一集我们讲到,联刘抗曹,是孙权根据集团和个人的利益做出的决定。因此,帮助他拿定主意的,只可能是他那个集团内部的“自己人”,不可能是诸葛亮。因为诸葛亮作为刘备集团的使节,代表的是刘备的利益,坚守的是刘备的立场。他怎么可能深入孙权的内心世界,贴心贴肺的替孙权着想?不能深入其心,又怎能把帐算清?
  当然,帐还是算了的。而且,诸葛亮说服孙权的主要办法也是算帐。他帮孙权算了三笔帐。第一,关键时刻,最忌犹豫。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像你这样“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结果必然是两头都不讨好。第二,江东兵强马壮,荆州尚有余威,只要贵我双方“协轨同力”,则“破操军必矣”。第三,曹军一旦失利,必定退回北方。这样一来,我们荆州和你们东吴的力量就会强大起来,三足鼎立的形势也就形成了(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所以“成败之机,在于今rì”。
  这当然能打动孙权,但还不是最能打动孙权的。因为诸葛亮算的这三笔帐,并没有也不可能触及孙权内心深处最隐秘的东西。何况诸葛亮的算法也有问题。有什么问题?有两笔帐没算。第一,他只是说你孙权要么投降要么战斗,不能观望狐疑,犹豫不决,却没说投降了会怎么样。这可是关键问题。如果投降的结果很好,为什么不呢?第二,他只说如果能够战胜曹操,就可以三分天下,至少也能三分荆州,但打败了呢?也没说。那好,如果败了怎么办?你们刘豫州打败了,那是咎由自取。孙将军可是被你们拖下水的。他要是败了,请问谁为他埋单?这个诸葛亮也没说。这就等于说,我们去抢银行吧!抢成了,一辈子都不缺钱花。但是被发现了会坐牢,会杀头,却不告诉你。jǐng察来抓,我也不管你。请大家想想,有这么说话的吗?我要是孙权,就不上这个当。
  其实,兵马未动,先想败局,这个道理诸葛亮不会不懂。同样,替人谋划,就要把话说透,这个道理诸葛亮也不会不懂。那他为什么不说?因为没有办法。曹操的军队已在路上,杀气腾腾,虎视眈眈。如果孙权不出兵,刘备大约只有死路一条。诸葛亮呢?和刘备已经“厚相结纳”,决心同生死,共患难。何况自刘备三顾茅庐以来,诸葛亮一直是纸上谈兵,可谓寸功未立。这回出使东吴说服孙权,正是他“初出茅庐第一功”。无论从道义上讲,还是从策略上讲,诸葛亮都只能千方百计去游说孙权,别无选择!所以,我们不能怪他没说清楚,但要说孙权心里不明白,怕也未必。他之所以并不追问,很爽快地就回应了诸葛亮,是因为此前已经有人说服了他。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我认为是鲁肃。
  为什么是鲁肃呢?因为鲁肃是东吴集团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的设计师。前面说过,鲁肃是有一个“东吴版”之《隆中对》的。根据鲁肃的这个规划,也根据孙策的政治遗嘱,东吴集团的政治路线,应该是“吴江东”而“观成败”,先三分而后一统。第一步,巩固和发展孙策创立的基业;第二步,夺取荆州和益州,和曹操划江而治;第三步,在适当的时候北伐,统一中国,建立新王朝。
  应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规划,因为它包含着近、中、远三个步骤,高、中、低三个目标。最高纲领和远期目标是一统天下,最低纲领和近期目标是保住江东,居中而有弹性的是夺取荆、益。荆州和益州当然不是他孙权和鲁肃说要就要的。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此“以攻为守”的策略,则最差也能割据一方南面称孤,因此可以说是如意算盘。但是这个如意算盘却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荆州在刘表手上。以刘表之反应迟钝、软弱无能、不思进取和空谈误国,当然可以打他的主意。
  因此,曹操的南征和刘表的去世,便打破了孙权和鲁肃的好梦。鲁肃马上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向孙权请命奔赴荆州,孙权也马上就批准了他的行动。可是,孙权、鲁肃也好,刘备、诸葛亮也好,都没想到曹操的动作会那么快,结果“肃未到而曹公已临其境”。于是鲁肃当机立断,向刘备提出双方联手“公济世业”的建议,实际上是想让刘备当挡箭牌,不让荆州落入曹操之手。所以,孙权是否同意连刘抗曹,诸葛亮固然着急,鲁肃也着急。
  这个时候,曹操帮了他们的忙。由于我们不能确知的原因,曹操莫名其妙地给孙权写了一封信,说是“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最近老夫奉朝廷之命,伐有罪之人。军旗往南一指,刘琮就举手投降。现在,老夫又准备了八十万水军,准备和将军您一起,在您呆的那个地方打打猎。这真是好大的口气。所以,当孙权把这封信交给部下看时,部下“莫不响震失sè”。
  曹操这封信是本案的一个关键,因为这是曹操的对吴宣战书,也是形势急转直下的转折点。在此之前,这场战争是曹刘之战,即曹操征刘表,降刘琮,伐刘备。这个时候,孙权是可以隔岸观火的。但此信一出,曹刘之战就变成了曹孙之战,刘备的事情就变成了孙权自己的事情,孙权再也无法作壁上观。这可大不一样。因此我们要问,曹操是否写了这封信?曹操为什么要写这封信?曹操这封信是什么时候送到孙权那里的?
  曹操这封信的原文,不见于《三国志》正文,而见于其《吴主》传裴松之注所引《江表传》。正文的说法,是“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望风畏惧,多劝劝迎之”。《周瑜传》也说曹操夺得荆州后,江东这边“将士闻之皆恐”,也没说收到一封什么信。我们知道,《江表传》是晋人虞溥(音普)的作品,后来由他的儿子虞勃献给晋元帝。这是东晋时期的事,陈寿当然不可能看到。但曹操给孙权写信,在当时也应该算是大事,陈寿会不知道?为什么《三国志》不收录这封信,而要采用“望风畏惧”、“闻之皆恐”这个说法呢?因此,曹操是否写了这封信,实在可疑。
  曹操这封信也写得蹊跷。如前所说,曹操发动这场战争的初始目的,是征刘表,灭刘备,占据荆州,并不关孙权的事。据《三国志?程昱传》,刘备逃往夏口时,除程昱外,曹操的许多谋士都认为孙权肯定会杀了刘备(论者以为孙权必杀备)。这是很能代表曹操集团的想法的。显然,这个时候,曹操最希望的,是孙权帮他杀了刘备,至少也要守中立。他怎么会写这样一封刺激孙权的信。
  有学者(比如尹韵公先生)认为,曹操写的是恐吓信。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曹操所有的兵力加起来也没有八十万,又哪来的八十万水军?明摆着是虚张声势嘛!那么,曹操为什么要虚张声势呢?是为了jǐng告孙权,或者给孙权打招呼:你小子不要管闲事!既不要帮助刘备,更不要觊觎荆州。你要是胡乱插手的话,老夫可不是好惹的!
  恐吓当然也是战争中常用的手段,何况是曹操这个“奸雄”!自然,“兵不厌诈”。但这里有个问题,就是这种做法会不会适得其反?按照曹操谋士程昱的预测,孙权有可能和刘备结盟的。程昱说,曹公原本就无敌于天下,最近又拿下了荆州,已经“威震江表”。孙权虽然有勇有谋,但年纪轻,资历浅,在位时间短,单枪匹马显然力不从心。刘备这个人素有英名,关羽、张飞也都是“万人敌”,孙权肯定要利用他们对付曹公。如果他们联手,局势就会难解难分,杀刘备就更困难了。
  程昱这个预测很有道理。孙权受到威胁,你不让他找帮手,是不可能的。刘备打了败仗,你不让他往东吴那边跑,也是不可能的。对于曹操来说,最好的结果,是孙权像袁绍、刘表一样,把刘备养起来,既不用他也不帮他。在这种情况下,你去吓唬孙权,岂不是逼得他们结为同盟结为死党?这个道理,曹操是懂得的。就在一年前,被曹操打得落荒而逃的袁尚和袁熙逃往辽东,曹操就不追,也不讨伐收留他们的公孙康。曹操说:“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不如等他们自己打起来。再早一些,征袁谭、袁尚时,郭嘉的建议也是如此。这显然是明智的。那么,这一回曹操为什么不等他们“自相图”,偏要“急之”?
  因此不能排除另一种可能性,就是曹操在顺利占领荆州后,起了得寸进尺的心思,打算一鼓作气再消灭东吴。毕竟,他手上并非只有那五千轻骑兵,还有十几万大军跟在后面。这也有可能。《三国志?贾诩传》说“太祖破荆州,yù顺江东下”,而贾诩反对。贾诩认为,曹操“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已经“威名远著”了。下一步,就应该实行怀柔政策,安抚荆州士民,让他们安居乐业,过和平安定的rì子。那样一来,便“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从这段文字看,当时曹操“顺江东下”,打的就是孙权。
  因此,这件事有三种可能:一、曹操写这封信是向孙权下战表;二、曹操写这封信是为了吓唬孙权;三、曹操没有写这封信。我个人的意见,这封信可能写了也可能没写。但如果写了,那就是向孙权下战表。至于它是什么时候送到江东,以后再说。
  其实,就是曹操不写这封信,东吴方面也十分紧张。因为单是曹操在荆州的凌厉攻势,就已经让他们“望风畏惧”了。而且,不管怎么说,曹操“顺江东下”,矛头所指,不是孙权也是孙权。也就是说,不管曹操写没写这封信,江东诸臣的感受都是大祸临头。这才会有投降曹操的主张。如果曹操只是要灭刘备,他们投什么降?
  这就到“烈火见真金”的关头了。
  当时,孙权肯定召开了紧急会议。开会的原因,是孙权得到了曹操要来打他的消息。得到消息的途径,《资治通鉴》和《三国演义》都说是收到了曹操的信,《三国志?鲁肃传》则说是“得曹公yù东之问”。问,就是消息、信息,很可能是情报。那时各方的情报工作也都做得很好的。总之,孙权明确得知曹操杀过来了,就和部下商量应该怎么办。结果上上下下一片投降论调,大小官员“皆劝权迎之”,只有鲁肃一言不发(肃独不言)。孙权无奈,起身上厕所,鲁肃就跟着追到屋檐下。聪明的孙权立即意识到鲁肃有话要说,而且是极重要的话,便拉着他的手说,足下有什么要对我说的吗?
  鲁肃确实有话要说,而且他意识到这是说服孙权的最好时机,只是这些话不能当众说出来。为什么呢?我们知道,鲁肃到当阳见刘备,劝说刘备于孙权联合,是得到了孙权事先批准的。鲁肃请命的时候说得很清楚,他此行的目的,是“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既然如此,孙权怎么又犹豫呢?是因为有一笔帐不太好算:不帮刘备,荆州就是曹操的;帮助刘备,荆州就是刘备的。两个都不帮,袖手旁观,荆州仍然不可能变成自己的,弄不好战火还会烧到家门口来。这实在是不好决策。但是现在问题变了,不再是要不要帮助刘备,而是要不要降曹操。这个帐好算得多。把这个帐算清,也就什么都清楚了。
  于是鲁肃就对孙权说,刚才那些人的议论,都是误导将军。投降曹操不是不可以,但要看是谁。比如我鲁肃,是可以的;将军您,就不可以。为什么呢?鲁肃投降曹操,曹操会让鲁肃回到家乡,接受地方上的品评,获得一个品行和才能的鉴定。然后,鲁肃就可以做一个最基层的小官,坐着牛车,带着随从,和士大夫们交往,一步一步升上去,当个郡守、州牧总不成问题。然而将军如果投降曹操,又能到哪里去呢?
  鲁肃这样说,是因为他看透了孙权的心思;而他能够看穿孙权,又因为他和孙权有同样的想法。上两集我们讲到,鲁肃在他那个“东吴版”的《隆中对》里面所做的规划,最终是要“建号帝王以图天下”的。对此,孙权当时的反应看起来很冷淡,说我先主“尽力一方”,只不过是要辅佐汉室,你讲的那些话“非所及也”。以当时全国的形势和东吴的力量,孙权大约也只能这么说,但心里肯定是高兴的,也是赞成的。据《三国志?鲁肃传》,二十二年后,孙权称帝,登坛之前还特地回过头来对众人说,当初鲁子敬就想到了今天,真可谓“明于事势”了。可见“非所及也”是言不由衷,“明于事势”才是心里话。孙权既然要南面称孤,又岂能北向称臣?这笔帐,他可是算得清。
  不投降曹操,就只有联合刘备。这叫做别无选择。至于打不赢怎么办,鲁肃没说,孙权也没问。因为战败的结果,和投降没什么两样,然而光荣得多。但这个话,只有自己人说才合适,孙权也才听得进。同样,也只有孙权和鲁肃,才能有此心照不宣的默契,而且,孙权既然已经明白,投降和战败对于他来说是同样的结果,也就不必再问诸葛亮这个问题了。所以,鲁肃和孙权谈话必在诸葛亮之前,而且差不多已经一锤定音了。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可迷信《资治通鉴》。这本书其实是有倾向性的。我们知道,作为历史学家,司马光不可能编故事,但他可以选故事,还可以改故事。一些有利于曹操,或者不利于刘备的史料,就被他删去。孙权对鲁肃说的“此天以卿赐我也”这句话,也被删除。曹操和吕布的“乘氏之战”,则被他从两头改成了一天。《资治通鉴》的“猫腻”如此之多,我们怎么能不多一个心眼?
  司马光不但在史料的取舍上做文章,还在时间的顺序上做手脚。我们知道,陈寿的《三国志》是纪传体史书。它的特点,是同一时期发生的事情,其片段往往散见于各人的传。如果不标出精确时间,就根本看不出先后。鲁肃和诸葛亮的话就是这样。但《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就有先后问题了。谁先谁后,也就变成了一种“chūn秋笔法”。
  孙权的决策过程正好就有这个问题。根据《三国志?鲁肃传》的记载,刘备和鲁肃“共定交”后,刘备“逃到夏口,遣亮使权,肃亦反命”,所以《资治通鉴》说诸葛亮和鲁肃到柴桑“俱诣孙权”,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这个“俱诣孙权”,是两个人一起去见还是分头去见?大家都说是分头见。那么,谁先见谁后见?司马光说诸葛亮先见,而且是诸葛亮说服孙权以后,孙权才和包括鲁肃在内的群臣集体见面,司马光的说法是“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这样一来,诸葛亮“先入为主”,说服孙权的头功当然是他的。
  可惜“劝大悦,与其群下谋之”这句话是司马光的,《三国志?诸葛亮传》的说法是“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按照这个上下文关系,孙权竟没有和鲁肃、周瑜谈话,或者和诸葛亮谈话是在最后、这当然也不对。因此,事情的真相应该是这样:鲁肃和诸葛亮回到柴桑时,正好曹操的信也到了。这一点司马光也承认,因此他使用了“是时”(这时)这个词。这时,孙权当然不能马上就见诸葛亮,而必须先在内部统一认识。于是便有了他召开的紧急会议、,以及和鲁肃私下里的谈话。《三国演义》的时间表就是这样的。正是这才谈话,使孙权清楚地意识到,投降曹操绝无出路。只有联刘抗曹,才可能现在南面称孤,将来克成帝业。鲁肃可谓“一言兴邦”。
  这一点孙权心里十分清楚。据《三国志?鲁肃传》,赤壁之战曹操败走之后,鲁肃先回,孙权派了许多头面人物前去迎接(大请诸将迎肃)。鲁肃来到殿前,正要入门行礼,孙权却站起身来,叫着他的字说,子敬呀,本将军“持鞍下马相迎”,够面子了吧?鲁肃小步急行向前说,不够。大家听了这话,无不愕然。等到坐下以后,鲁肃才慢慢举起鞭子说,鲁肃的愿望,是将军位至至尊,威加四海,一统九州,成就帝业,然后派一辆舒舒服服的下车子来接鲁肃,那才是有面子呐!孙权听了,抚掌大笑,因为这话说到他心眼里了。
  我们还可以再提供一个证据。据《江表传》,孙权登基时,群臣都来祝贺,张昭也举起笏来准备歌功颂德。孙权却打住他说,当年朕要是听了张公您的话,现在恐怕在讨饭了!结果张昭趴在地上汗流浃背。看来孙权对当年那场争论一直耿耿于怀。有此推论,当时真正打动他的,一定是鲁肃的那句话::“将军迎操,yù安所归?”
  在这个问题上,司马光之前的史学家陈寿、裴松之的态度显然要客观、公正得多。裴松之在《鲁肃传》和《周瑜传》的注文中说得很清楚;“刘备与权并力,共拒中国,皆肃之本谋”;“建计拒曹公,实始鲁肃”。也就是说,建议刘备联合孙权的,是鲁肃;说服孙权联合刘备的,也是鲁肃。鲁肃是孙刘联盟的始作俑者,也是孙刘联盟的第一功臣。
  不过,鲁肃只是帮孙权算清了政治账,也就是解决了要不要打的问题。他并没有帮孙权算军事帐,也就是没有解决能不能打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仗也打不得的。那么,能不能打的问题又是谁解决的呢?
  请看下集:中流砥柱。

无忧书城 > 历史小说 > 易中天品三国 > 第二部 孙刘联盟 第二十二集 力挽狂澜

发表评论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大秦帝国 第四部 阳谋春秋 2大秦帝国 第一部 黑色裂变 3史记十表 4明朝那些事儿6:日落西山作者:当年明月 5李自成作者:姚雪垠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